西藏面具
藏語稱面具為“巴”,是從宗教藝術派生出來的一種工藝品,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戲面具和民間歌舞說唱面具。[旅游聯盟2014-10-1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在西藏,每逢重大的宗教節日,各個寺廟都要舉行跳神儀式(羌姆),所用面具有鬼怪、護法神、仙人、動物圖騰等。[旅游聯盟2014-10-1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各種神的具像,如護法神、吉祥天女、馬頭明王,還有一種叫“贊”的鬼面具,則通常用來懸掛在寺廟的梁柱上。[旅游聯盟2014-10-1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藏戲面具在民間比較常見,分為藍面具和白面具,根據藏戲情節,有各種人物臉譜,如國王、公主、仙人、妖怪等。[旅游聯盟2014-10-1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由于地域的差異,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呈現出多姿多彩、形式各異的特點。[旅游聯盟2014-10-1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