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30km—四姑娘山—153km—丹巴—145km—新都橋—221km—道孚—72km—爐霍—97km—甘孜—95km—馬尼干戈—112km—德格—24km—金沙江大橋—85km—江達—228km—昌都—290km—丁青—225km—巴青—260km—那曲—164km—當雄—153km—拉薩 |

|

|

|

|
第一天 成都-四姑娘山(230KM) ┊宿: 四姑娘山 |
成都出發40公里,沿途欣賞川西平原田園風光,到都江堰市。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公元三世紀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穿臥龍自然保護區(可在臥龍中華大熊貓園稍做停留),翻越終年云霧繚繞的巴郎山(海拔4520米),抵達四姑娘山(可遠觀四姑娘山,如想游覽四姑娘山,可在此多停留一天,騎馬或徒步雙橋溝、長坪溝)。 |
第二天 四姑娘山-丹巴-新都橋(298KM) ┊宿: 新都橋 |
往丹巴前行,沿途觀賞小金河谷風光及兩岸的秀色,經過小金縣與丹巴縣之間的唯一通道----丹巴大橋,進入丹巴縣。可前往甲居藏寨領略獨特的丹巴嘉絨藏族特色,同時尋找這些藏寨中的美女,參觀丹巴獨特的碉樓群及尋訪美人谷。后途經綿延幾十公里,欣賞被前中央主席胡躍邦稱為“天然盆景”的東谷天然盆景風景區及八美(原乾寧縣)的草原牧區風光,前往八美。經八美南下前往觀賞塔公草原風光,塔公藏語是“菩薩喜歡的地方”,在草原上放眼望去,潔白的雪山與廣袤的草原相互輝映。較遠處是海拔5820米的海子山,這坐山相對高度較高,位于廣闊的塔公草原北緣,據說天氣好時在峨眉山金頂上都可以看到。為紀念班禪大師而修建的純金制作的紀念塔及大名鼎鼎的塔公寺距離新都橋三十多公里,塔公寺是薩迦派的寺廟,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寺內的覺臥佛殿供奉據說是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隨身攜帶的釋迦牟尼等身像,因此,塔公寺有“小大昭寺”之稱。后抵被譽為“攝影天堂”的新都橋。 |
第三天 新都橋-馬尼干戈(390KM) ┊宿: 馬尼干戈 |
早起,觀新都橋日出后經塔公草原返八美前往道孚,道孚藏語馬駒的音譯,道孚藏族自稱是西夏人的后裔,道孚民居被稱之為“藏區建筑絕唱”,富麗堂皇、鮮艷奪目是其外觀,原木立柱、雕梁畫棟是其內部特色。道孚出發過鮮水河前往爐霍,距爐霍縣城十幾公里的鮮水河大斷裂帶有一座地震紀念碑和西南地區最大的地震觀測點,1973年2月6日,以爐霍為震中發生了一起古今中外罕見的8.2級特大地震,損傷慘重。過爐霍后到達甘孜,甘孜縣城位于雅礱江北岸,海拔3390米,這里是整個川藏北路和川、青、藏三省交界處的一個重要物資集散地,相當繁華。甘孜寺是“霍爾黃教十三寺之首”,規模宏大,是五世達賴的弟子霍爾.曲吉昂旺平措于1622年所建。 |
第四天 馬尼干戈-德格(112KM) ┊宿: 德格 |
新路海距離馬尼干戈只有7-8公里,位于德格雀兒山腳下,藏語名為“玉隆拉錯”,意為“傾心湖”,傳說曾令格薩爾王的妃子傾心,故而得名,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冰川湖,湖被群山、森林環抱。雪山、湖泊、森林交織成一幅絕美的畫面,近年來已成為探險旅游的熱點線路。湖的西南就是冰峰雪山美若云中仙子的雀兒山,海拔6184米,山口位置海拔5050米。這里不但海拔高,而且山路很陡峭、狹窄,彎道也多,又全是滑濕的土路。山口處會見到一塊“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險”的標志牌!這是繼二郎山后又一危險路段。翻越德格雀兒山之后抵達藏區的文化中心德格,德格縣的阿須草原是藏族傳說中的英雄格薩爾王的故鄉。 |
第五天 德格-江達(109KM) ┊宿: 江達 |
德格位于雀兒山下金沙江東岸,是川藏北線在四川境內的最后一個縣,德格印經院是藏區三大印經院之首(另兩處是布達拉宮、拉卜楞寺)。又稱為“德格吉祥聚慧禪院”,由第六世德格法王曲吉.登巴次仁建于1729年,全院占地3000平方米,院宇宏大,坐北朝南,現仍保留有全藏區最古老、最齊全而精美的完整規范的印經工序。格薩爾王是藏族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以他的傳說為基礎形成的《格薩爾王傳》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歷史史詩。出德格過金沙江崗托大橋后即進入西藏的昌都地區江達境內。江達是川藏北線進入西藏的第一個縣,地處昌都地區東北部,金沙江的上游,江達藏語為“江普寺溝口”,原是德格土司的屬地。 |
第六天 江達-昌都(228KM) ┊宿: 昌都 |
從江達出發,車行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脊,要經過4個山口,翻過達馬拉山抵達昌都,游覽昌都境內的名勝—強巴林寺和卡若遺址。強巴林寺建于明正統二年(1437年),因寺內主供未來佛(即強巴佛),所以得名為昌都強巴林寺,簡稱昌都寺,是康區格魯派寺院中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寺廟。卡若遺址位于昌都鎮12公里的瀾滄江西岸,海拔3100米,卡若——藏語中意為“城堡”,卡若文化是西藏三大原始文化之一。卡若遺址是西藏自治區第一處原始部落遺址,也是西南地區保存得較好一處新石器時期遺址。昌都先民在4500年前生活在這片富饒的瀾滄江畔,并創造了燦爛的卡若文化。 |
第七天 昌都-丁青(290KM) ┊宿: 丁青 |
昌都,是康巴地區的首府,深藏于藏東康巴地區的高山峽谷里,舊名“察木多”,地處西藏東部三河一江地區(昂曲、扎曲、色曲、瀾滄江)。從昌都出發,翻越朱角山(4688米),途經類烏齊抵達丁青。類烏齊位于昌都西北部105公里,藏語為“大山”之意,地處高山峽谷之中,平均海拔4500米。縣城桑多鎮海拔3810米,被森林和群山環抱著,金河在縣城穿插而過,帶來幾分靈氣。由此沿色曲河往上30余公里可抵該縣老縣城類烏齊鎮。類烏齊鎮地處一大片草原之中,康區著名的葛舉派寺廟類烏齊寺及其恢弘的查杰瑪大殿即位于此鎮內。丁青藏語意為“大臺地”,古稱“窮布”,丁青縣城被高山峽谷包圍著,群山起伏,溝壑縱橫,氣象萬千。 |
第八天 丁青-巴青(225KM) ┊宿: 巴青 |
從丁青出發到巴青。巴青藏語意為“大牛毛帳篷”,已經是處在羌塘大湖盆區,平均海拔為4500米,高寒缺氧,空氣稀薄,尤其是冬季,風雪特別多。宋末元初時,青海蒙古族霍爾部三十九個部族遷居于今丁青、巴青、索縣一帶,故這一帶統稱“三十九族地”,這三個縣也是昌都產蟲草的大縣。三十九族地區的丁青孜珠山是苯教的核心傳播區之一,境內有較多的苯教寺院。 |
第九天 巴青-那曲(260KM) ┊宿: 那曲 |
從巴青出發過索縣到那曲。索縣距離巴青只有30公里。索藏語為“蒙古”,索縣平均海拔3572米,西部有少數較開闊的高山草原,其余為高山峽谷,最高海拔6328米。那曲在藏語中為“黑河”,地處西藏自治區北部,也稱羌塘草原,平均海拔為4500米以上,最高海拔為6500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的環抱之中。那曲地區最著名的旅游盛會是一年一度的那曲賽馬節,也稱羌塘賽馬節。此外,申扎鳥類王國、雙湖野生動物樂園、比如白嘎自然保護區、文部象雄王國遺址、廣闊神秘的藏北草原等人文、民俗、自然資源,無一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越野探險旅游者。 |
第十天 那曲-當雄(164KM) ┊宿: 當雄 |
從那曲出發,沿途欣賞藏北風光,不到100公里是谷露鄉。在谷露鄉西望,最高的雪峰就是頗有名氣的桑丹康桑,桑丹康桑海拔6590米,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脈中段,在那曲縣西南角。在藏被高原眾多的山峰中,桑丹康桑較為著名,它是西藏二十五座最高的山峰之一,在宗教上相應尊為二十五位仙境居士之一。谷露到當雄還有70多公里,在距離當雄還有十幾公里的地方,路東的八個白塔就是著名的藏北白塔。相傳當年格薩爾王曾率兵在藏北八塔這一帶草原上馳騁征戰,旄下的大將夏巴.丹瑪香察在此地站死。 |
第十一天 當雄-拉薩(153KM) ┊宿: 拉薩 |
位于拉薩和那曲這兩大城市之間的當雄縣,藏語譯為“選擇出來的好地方”,地處藏南與藏北結合地帶,羌塘草原的腹部,素有拉薩的“北大門”之稱。當雄縣屬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帶,境內海拔最高7162米,平均海拔4200米。從當雄出發前往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納木錯,藏語為“天湖”,是我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湖南岸是雄偉壯麗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北側是起伏和緩的藏北羌塘保護區。湖面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約1940平方公里,海拔4718米。在納木錯湖的東南端扎西半島向被延伸到湖中。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不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戀人。念青唐古拉山因納木錯的襯托而顯的更加英俊挺拔,納木錯因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美麗動人。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剛移出視線,遠遠就能看到從地底冒出的熱氣,收拾好行囊,準備好泳衣,在世界上最高的地熱溫泉—羊八井洗去旅途舟車勞頓的疲乏。再驅車91公里抵達拉薩。 |
第十二天 拉薩-拉薩 ┊宿: 拉薩 |
上午參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宮堡式建筑群---布達拉宮。主體建筑為白宮和紅宮的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下午參觀吐蕃古寺大昭寺,大昭寺位于西藏拉薩市中心,建于公元七世紀中葉,是佛教教徒向往的朝圣中心,大殿主供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金像,配殿供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像,寺內還有唐代稀世文物,其走廊和宮殿布滿了壁畫,描寫歷史人物的神化故事。藏族手工藝品八角街市場自由購物,傍晚拉薩河邊攝影。 |
第十三天 拉薩-拉薩 ┊宿: 拉薩 |
上午參觀宗喀巴弟子絳央卻杰于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主持修建的格魯派最大的寺院---哲蚌寺。哲蚌寺與甘丹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位于位薩西郊5公里更丕烏孜山下,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勝洲。哲蚌寺西南角的是1530年左右由二世達賴根敦嘉措主持修建的甘丹頗章,曾被作為格魯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權的代稱。下午參觀位于拉薩北郊的色拉烏孜山下的色拉寺。該寺興建在一片野薔薇花盛開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薔薇藏語發音也為“色拉”。寺院全稱為“色拉大乘寺”。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繹欽卻杰•釋迦益西修建的色拉寺是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黃教寺院,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也是拉薩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寺院。 |
第十四天 拉薩-成都 |
上午由拉薩飛往成都,結束旅程。或者稍做休整之后經“天鵝湖”羊卓雍錯、卡羅拉冰川,前往后藏首府日喀則、以及珠峰大本營;或者赴山南澤當雅礱河谷追尋藏族文明的發祥地;或者沿新藏線西行阿里朝圣神山岡仁波齊峰,圣湖瑪旁雍錯;或者往東前往被譽為“西藏之江南”的林芝地區首府八一鎮。 |
溫馨提示: |
進藏準備: 藥品: 高原反應藥:紅景天、ATP、肌苷片等等。 感冒藥:白加黑、百服寧、芬必得等(如果要預防感冒就帶板藍根沖劑) 喉腔藥: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 維生素:維爾康。 消肺炎:頭咆安芐膠囊、氧氟沙星。 消炎藥:螺旋霉素。 胃腸藥:保濟丸、嗎叮林、瀉利停、氟哌酸、藿香正氣水。 外傷藥:正紅花油、創可貼、紅藥水、紗布。 高原蔬菜水果少,維生素必要的,帶些維生素C,而且容易上火帶牛黃解毒丸 食品:干糧、巧克力、壓縮餅干、榨菜、牛肉干、奶糖、 果珍(補充維生素)等 個人物品、裝備: 身份證、護照,邊防證 銀行卡(中行-建行-郵政儲蓄)、信用卡、現金等 戶外用品:背包、腰包(放隨身重要物品),防雨防塵罩、睡袋,(藏區的住宿環境差睡自己的睡袋會安心些),雨衣、水壺(最好有保溫的以備寒冷地帶飲用)、繩子、地圖,指南針,步話機(如果誰有的話就帶,否則讓司機準備)。 衣物:沖鋒衣,沖鋒褲,防水透氣登山靴,保暖手套,抓絨衣褲一套,排汗保暖內衣1-2套,換洗內衣褲若干,羊毛襪、厚棉襪若干,備用鞋、衣各一套,便攜拖鞋或涼鞋一雙(旅程中海拔和氣溫落差很大,成都和尼泊爾都是夏秋裝,定日的溫度就比較低了)。 防曬品:防曬霜(50SPF PA++以上)、太陽鏡、帽子 衛生用品: 牙刷、梳子、毛巾、洗發液、沐浴露、潤唇膏、護膚霜、手紙、濕紙巾等(女性的護膚品以保濕的為主,最好帶幾片面膜補水啊) 各類器材:手機、相機、充電器、手表、頭燈或電筒各一、備用電池(充電設備多的,最好準備一個輕便的多用插線板,免得大家槍插座) |
注意事項: |
1、記住所乘車輛和本車安全員,未經領隊和工作人員同意,不得擅自更換所乘車輛。 2、注意安全,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安全員,工作人員或領隊。 3、在高原地區,不要劇烈運動,保證睡眠并按照隨隊醫務人員要求服用各種營養素和藥品,出現不適反應要及時通知工作人員或醫生。 4、保護環境,不亂扔廢品,不隨意采摘植物,不傷害野生動物。 5、尊重地方民俗和宗教信仰,謹言慎行,禮貌待人,遵守紀律。 6、發揮團隊協作精神,與隊員互助互愛。 7、發生任何爭執或突發事件,請立即求助工作人員或當地警方。 |
特別說明: |
1、進入高原高山反映是最常見的,初到高原者最好多備常用藥物如:紅景天、肌肝口服液、感冒藥、消炎藥、老牌頭痛粉等。進入高原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如頭痛、胸悶、呼吸急促、惡心、嘔吐、失眠等,一般來說過1—2天后,以上癥狀都會逐步減輕或消失。但有嚴重心臟病、肺病、高血壓患者不宜到高原旅游。 2、初到高原進食切莫過量,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最好早上活動前喝足水,活動時多喝水但每次少喝點,最好不吸煙、不喝酒。在高原旅游宜穿寬松、保暖的衣服。因為日照強烈,最好戴上墨鏡、太陽帽、防曬霜以免紫外線灼傷皮膚。還有就是進高原時自己帶點零食(注明:巧克力等) 3、本次旅行你可以自己選擇帶睡袋與否備注,但是不知道里面接待條件能不能滿足你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