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少數民族舞蹈
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風格各異,多為模擬動物或反映生產勞動的動作。[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蒙古族舞蹈“公駝與駝羔” 在呼倫貝爾盟巴爾虎牧區,流傳著一種游藝性的舞蹈,是牧民群眾自發組織、自娛自樂的活動。[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每一場舞開始,首先由一男子主跳,主跳人剽悍有力量,舞姿優美。[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之后他在中間跳,在場的男女老幼紛紛下場,七八個人圍成一圈,嬉戲玩耍。[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舞蹈多在茶余飯后進行,50年代這種舞蹈較為興盛。[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達斡爾族舞蹈 “魯日格勒”又稱“罕伯”或“阿罕伯”舞,是達斡爾族傳統的民間舞蹈。[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舞蹈的形式為載歌載舞,多人或6人、4人、2人(以場地而定)分三段進行。[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首先以歌為主,舞為輔,可齊唱、對唱、一問一答即興填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音樂婉轉動聽,歌詞內容豐富。[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動作簡單,舞者成圈或2人相對,雙手在身側隨著音樂節奏上下輕輕壓腕或攜手前后自然悠動,步法為滑跺步與滑拖步,然后對舞,舞姿變化多端,大多動作反映達斡爾族人民勤勞樸素的生活,有撿豆角、挑水、洗臉、梳頭發等20幾種姿勢,其中很重要部分是模擬飛禽走獸的動作。[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以前后交替的呼號為節拍,呼號有30余個。[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全舞的高潮部分,帶有競賽性質,舞者舉拳揮向對方后腦勺的空中,兩人似以拳相擊互不相讓,在不分勝負時第三人加入勸解,三人在橫8字圖形中追隨著,直到有一方沒有跟上動作與呼號的變化時為輸,就此結束全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該民間舞蹈一直流傳至今,是群眾自娛性較強的少數民族群眾文化活動之一。[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大多數自發組織在家庭跳,節日閑暇時集體組織跳。[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開始只是婦女跳,發展到后來男女老少一起跳。[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動作簡單自然,不重復,隨著音樂節拍,不曾跳的人也可下場,一學便會。[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1987年以來,莫旗文化館在此民間舞蹈的基礎上,創編出民間集體舞6套,有固定的音樂曲調、節奏和動作。[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鄂溫克族舞蹈 鄂溫克族舞蹈有“阿罕拜”、“斡爾切”、“狩獵”、“愛達樂”又稱“愛達哈喜樂”、“篝火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阿罕拜”舞是呼號舞,一般由婦女跳,沒有樂器伴奏,跳舞的人口呼“阿罕拜”、“哲呼哲”、“扎海”等打節拍。[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舞蹈每組2~4人,兩手左右上下擺,起初動作很輕,繼而2人面對面,雙手前后擺,雙腿曲膝狀。[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動作優美,節奏性強,單腳重拍踏地構成其特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該舞蹈是農牧區鄂溫克族群眾自娛的主要形式之一。[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愛達樂”是獵人模仿野豬交配時相互吵架怒吼的舞蹈,流傳于阿榮旗查巴奇鄂溫克民族鄉。[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舞者身穿毛朝外的狍皮衣,臉上涂白粉,化妝成野豬的形象,2人相對,曲膝背手,用肩相互撞, 按節拍口呼“吼!吼!”的聲音。[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篝火”舞又稱“歡樂之火舞”,是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傳統的載歌載舞娛樂形式。[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在慶祝狩獵豐收,舉行婚禮或各種聚會時的晚間,選擇河邊、空場,點燃篝火,開始由一人領唱,眾人合唱著相互拉起手,圍著篝火,自左向右轉,舞步越跳越快,歌曲一首接一首地唱,邊歌邊舞,直到跳累為止,動作簡單易學。[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到80年代以后,該舞蹈在呼倫貝爾盟內流傳,一些大型集會和群眾性的野外游玩,都會跳起“篝火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鄂倫春族舞蹈 鄂倫春族舞蹈有多種,有模仿動物和飛禽的舞蹈“黑熊搏斗舞”和“樹雞舞”,有表現婦女采集紅果勞動的“紅果舞”,有表現獵人獵取獵物后滿載而歸的“依哈嫩”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還有一種“依和那仁”舞,是儀式性舞蹈,一個民族集合起來傳家譜和族譜時跳這種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黑熊搏斗舞”最為普及,民間又稱“哈莫”舞,是不用樂器伴奏的呼號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鄂倫春人狩獵歸來或歡度節日喜慶時,在森林、河畔、篝火旁都會跳這種舞。[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舞蹈由3人組成,不分性別、年齡,開始時2人對峙,雙手按在膝蓋上,身體前傾,前后動肩,雙腳大八字形蹲跳,似黑熊的姿式,舞者發出“哈莫!哈莫!”有節奏的呼號聲,氣氛激烈而緊張,然后第三個人上來勸解。[旅游聯盟2014-6-10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