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服飾民俗
服飾民俗是指人們在服裝、鞋帽、佩戴、裝飾方面的風俗習慣。[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服飾和飲食一樣,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時代、氣候以至人的地位、職業、性別、年齡都對服飾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服飾民俗也有著十分廣泛的內容。[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人們為了適應季節變化,制作出了單衣、夾衣、棉衣、皮衣等各類服裝;為了裝飾和美化生活,按照不同性別、年齡,創造了各個時期不同的發型、首飾和佩戴方式;為了區別不同的職業分工,又出現了樣式各異的職業服裝,使人們可以明顯地看出穿著者的身份和職業。[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生活水平的高低對服飾民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舊時,青島地區農民大都一年只有兩套服裝(一套單衣和一套棉衣),還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并不是為了節儉,而是貧窮所致。[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穿衣只是為了遮蔽身體、抵御風寒,根本談不上裝飾和審美功能。[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50年代以后農民開始穿針織或細布內衣,服裝布料不斷更新。[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款式的服裝爭奇斗艷,人們的服飾再不是單純為了蔽體御寒,而更多的則是為了美化生活而從款式、用料、色彩等多方面進行選擇和穿戴。[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帽子 辛亥革命前,男子多戴瓜皮帽,俗稱“半帽”或“瓜皮子”,因其形狀象半個西瓜而得名。[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瓜皮帽是用上尖下寬的多塊綢布做成,用琉璃蛋或絨布結為頂飾(叫“帽葫蘆”)。[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紅色頂飾為青年人所戴;中老年戴的頂飾為藍色;家中遇有喪事,則頂飾用白布包住。[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氈帽,又稱“氈帽頭”,農民和商販多在天冷時戴用。[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帽分左、右、后3塊,翻上去是一圓形帽頭,折下來可蓋住面頰和后頸,多為褐色。[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老頭樂”是老年人冬季愛戴的一種帽子,也叫“擼頭帽”或“滿頭擼”。[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帽子為圓筒形,卷上去是一軟胎絨線帽;擼下來,則臉和后頸全可遮掩,僅露出雙眼,由于寒效果甚佳,青年人也多戴用。[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為防嚴寒,男子出門多戴“耳捂”。[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耳捂是用藍黑綢布作面料,里絮棉花,邊緣縫上兔毛,中系一繩,掛兩耳上。[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也有人叫其為“耳套”。[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20年代起,禮帽在民間流行,多與長衫配合穿用。[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葦笠為農民和市販勞動者夏季戴用,呈六角形,由葦篾或高梁千篾編制而成,布帶系頦下,用以遮陽和避雨。[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城鎮男人夏季則多戴草辮編的形同禮帽的草帽或圓頂草帽。[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中青年婦女多不戴帽,有的老年婦女戴一種叫頭箍的“箍帽”,是用兩片約6厘米寬的絨布做好后,用兩根小帶箍在頭上。[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另一種是用黑色平絨做成的軟帽,帽前飾以綠色琉璃“帽珠”,叫“老婆帽子”。[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虎頭帽”是7歲以下小孩戴的風帽,前短后長,帽頂的兩旁縫一撮白色兔毛,正中繡一“王”字。[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嶗山民間認為,山中野獸很多,易傷孩子,虎為獸中王,戴虎帽可消災避難。[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建國后,“干部帽”流行,“鴨舌帽”卻受人冷落,原因是在戲劇電影以至民間秧歌中,扮演特務者都戴這種帽子,所以人們都叫它“特務帽”。[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軍帽在“文革”初期特別受人喜愛,一些青年人以戴上一頂綠色軍帽而感榮耀。[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進入80年代,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增強,帽子除實用功能外,其裝飾美化生活的功能日顯突出,不同樣式、不同色調的單帽、棉帽、草帽等,爭奇斗艷,使服飾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發型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去長辮子,鄉間人多剃光頭,俗稱“和尚頭”。[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城鎮人多蓄發,發式有平頭、分頭兩種,分頭又有正分、偏分、背頭等樣式。[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女子發型是幼年扎“髻”,即在頭部綰雙髻。[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長大未婚時梳一長辮,辮稍扎頭繩,垂背后。[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結婚后綰一圓髻,套發網,盤腦后,稱“綰纂”。[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年老頭發稀疏,纂小,稱“鬏鬏”。[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男童發型,有的在前額留片發,其余頭發全部推光,叫“瓦瓦檐檐”。[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40年代,中青年婦女多剪短發,俗稱“披毛”。[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一種額前頭發隆起的叫做“飛機頭”的發型曾在即墨、嶗山一帶已婚婦女中盛行一時。[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解放初期,興梳雙辮,有人認為辮子越長越美,最長者幾可垂地。[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70年代,留短發者增多,有的在頭兩側各梳一短辮,叫“扎兩把刷子”。[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在腦后將頭發攏起,群眾戲稱“鴉鵲尾巴”。[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80年代,流行燙發,初傳到農村時,農婦們曾謔稱為“鴉鵲窩”,如今燙發者很普遍,發式越來越多樣化了。[旅游聯盟2013-7-1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