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由青海省省會西寧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簡稱西格段)長約815公里,已于1984年投入運營。2001年開工修建的格爾木至拉薩段(簡稱格拉段),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鐵路沿青藏公路南行,經納赤臺、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至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工程靜態投資為223.8億元,動態總投資262.1億元。建設工期設計為6年,計劃于2007年7月1日投入運營。
青藏鐵路的修建是鐵路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沿線高寒缺氧、地質復雜、凍土廣布、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經過連續多年凍土地段550公里,施工條件非常艱苦。2002年,青藏鐵路建設進入海拔4500~5000米的高原,開始迎戰全線施工最困難的連續多年凍土工程,在衛生保障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難度也更大、要求更高。為解決凍土施工難題,科研人員對凍土路基采用碎石通風技術、保溫護道技術、熱棒技術等措施;對極不穩定的凍土地段采取以橋代路辦法。6月29日,青藏鐵路南山口至望昆段開始鋪軌。
青藏鐵路沿線生態環境脆弱,自然資源非常珍貴。為加強鐵路建設中的環保工作,確立了“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環境保護原則,對環保設施做到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并組織有關部門專門為青藏鐵路進行環境評估,在工地上設置了野生動物通道,以保證野生動物遷徙不受影響;采取了以橋代路等措施以保護濕地。全線用于環保設施的投資達12億元以上,為中國鐵路建設史之最。衛生部和鐵道部還聯合制定了《青藏鐵路衛生保障若干規定》和《青藏鐵路衛生保障措施》,編寫了《青藏鐵路衛生防病知識健康教育手冊》,并建立了三級醫療保障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