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樓民俗文化村民風民俗簡介
|
[客家娶親] 閩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禮別有風趣。男家的迎親隊抵達女家,新娘出門站在畫有八卦太極圖的米篩中換上新鞋,稱為“過米篩”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財氣),到婆家去重創業。接著背出家門,上車(古時用轎)時兄弟用一碗水潑到車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此時,新娘放聲慟哭。到達男家后,在一福命婦手捧盛著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園盤)的牽引下跨過火紅的木碳爐,以示“興旺”。入門時,新娘跨雞而過,稱“攔門雞”。進入廳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開始。深夜鬧洞房,酣樂為止。 [閩西漢劇] 具有獨特風格,廣泛流行于閩西客家地區和龍巖、漳平等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分生、旦、丑、凈四門行當;樂器方面有頭弦、月琴、三弦、琵琶4大件,還有二胡、笛子、嗩吶、大小鑼,銅鑼、碗鑼、堂鼓、大小錢板、夾板等。經收集記錄有本子的傳統劇目達200多個。[閩西木偶戲] 木偶多至36個,每個木偶由10多條線操吊,木偶身長76.59厘米,頭約8.32厘米,眼珠會轉、嘴會張合和四肢能活動。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凈和文丑等角色。音樂唱腔分“高腔”和“亂彈”兩種。“高腔”的基本曲調為“九調十三腔”,以清為主,用客家話演唱;“亂彈”則吸收閩西漢劇的西皮、二黃唱腔,用官話演唱,木偶戲劇目有幾百個。50年代,閩西木偶戲代表隊曾赴上海參加華東區地方戲曲會演,榮獲“特種藝術表演獎”。 |
→土樓民俗文化村主要民族節日介紹
→土樓民俗文化村民族風情指南
→土樓民俗文化村人文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