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特色文藝
漢劇 漢劇為湖北主要地方戲曲劇,也叫“漢調”,俗稱“二黃”,辛亥革命前后改稱“漢劇”。[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漢劇有上千個傳統劇目,現存劇目仍有660多個,主要演出歷代演義及民間傳說故事。[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漢劇唱腔以板腔體的西皮、二黃兩類聲腔為主,兼有歌腔、昆曲、雜腔、小調等。[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西皮、二黃在傳統演唱中,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專用調和特定腔。[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楚劇 楚劇舊稱“黃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劇”。[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流行于湖北,約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在黃陂、孝感一帶的竹馬、高蹺等民間歌舞及鄂東的“哦呵腔”的基礎上發展形成。[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原是人聲幫腔,鑼鼓伴奏。[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1920年進入武漢后,受到漢劇、京劇的影響,逐步發展提高,形成了“迓腔”為主的板腔、高腔、小調三大腔系。[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評書 湖北評書是用湖北方言講故事。[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以一塊木頭為道具,情節每到關鍵時刻,猛擊一下醒木,聽眾為之一振,流布于武漢、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城市。[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湖北評書善于塑造玩弄權貴豪強于股掌之間的草莽英雄形象,風格幽默酣暢,語言流暢、華麗,描繪景物時常用韻律回旋有致的駢體,與敘述、對話時使用的生動口語輝映成趣。[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大鼓 湖北大鼓與湖北評書不同,以唱為主,夾以說白,以鼓板為主要樂器,演員邊擊鼓邊唱說,風趣幽默,通俗易懂。[旅游聯盟2021/3/15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