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瓦納西努 漢譯為臘月,納西人瘋了,春節將臨,納西人忙于置辦年貨,準備過年,忙忙碌碌,近乎瘋狂。除夕之夜,每家餐桌上都必須有臘豬頭肉、相雞、魚等,表示吉慶有余。正月初一,忙碌一年的家庭主婦可以睡一次懶覺。早上吃素,白天祭祖墳。古時正月以祭天為主,元人李京有:“不事神佛,唯正月十五日,登山祭天,極嚴潔,男女動數百,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為樂”的記載。徐霞客曰:“其俗新正重祭天之禮,自元旦至元宵后二十日,數舉方止”。 棒棒會 農歷正月十五,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棒棒節。棒棒會實際上是為春耕作準備的一次農具交易的盛會。鄰近各縣的農民,乃至大理、保山、西藏一帶的農民和商人,都攜帶本地特產到集會上出售,然后購買所需物品。交流會上,不僅農具、果樹苗木、花卉盆景種類齊全,而且小孩玩具及日用雜貨應有盡有。 三多節 是納西族法定的民族節日,時在農歷二月初八,相傳是納西族戰神三多的生日,他是玉龍雪山的化身,是一位白盔甲騎白馬的勇士,是民族的保護神。 火把節 農歷6月26日前后共三天,白天斗牛,晚上點火把,舉火游行,群螢亂飛,是仲夏夜的狂歡節。 騎馬 馬是人類的朋友,忠實的伙伴,無論是征戰遷徙,還是馬幫驛運,納西族人都離不開馬,所以納西人不吃馬肉,不剝馬皮,不喝馬奶,如今馬的作用大不如前,但你可以騎馬進古鎮,體會納西紳士的往日風采。 古老的石橋,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馬石,馬鍋頭的豪宅,還有馬鞍、馬鈴、馬燈、皮口袋、酥油桶,以及來自印度、尼泊爾、西藏的各種舊貨,撫今追昔,讓你浮想聯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