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明圓通寺民風民俗簡介
|
昆明歷史悠久、民族眾多,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居住在昆明的26個民族大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節日。苗族的花山節(農歷一月三日);納西族的米拉會、棒棒會;傣族的潑水節;回族的開齋節、古爾邦節; 打歌節在農歷二月初八,青年男女盛裝跳起“左腳舞”;彝族的火把節,到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的時候人們在石林、楚雄、大理舉行點火把、摔跤、斗牛、歌舞和插花的節日活動等等,使四季到昆明的游客都有機會過上獨特的民族節日。下面列舉幾個著名的民族節日: 彝族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 彝族傳統的火把節,在石林縣舉行,另外,在文山州境內的眾多彝族人民,雖然他們居住的地方不同,但一年一度最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火把節是一定會舉行的。 據彝族太陽歷說法,日歷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陽在運行軌道上最正的一天,正午時太陽照射到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把這天當作喜慶的日子。 節日期間,村村寨寨殺雞宰羊,備辦佳肴,這天,男女老少穿上盛裝,聚集到指定的場地,白天舉行斗牛、摔跤等活動,入夜則點燃火把,人們成群結隊地會聚在廣場,將許多火把堆成火塔,圍坐在篝火旁,載歌載舞,一片歡騰。
彝家獵神節 農歷二月初一至初三 彝家獵神節在九鄉地區舉行,節日期間,彝族人還舉辦各種民間活動,如跳大三弦、月琴舞、霸王鞭,還有對唱情歌、斗牛等比賽活動。 傳說:關于九鄉彝族獵神節還有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在遙遠的洪荒年代,伏羲、女媧受到天神指引才避免了這場災難,結為夫婦,靠打獵為生,他們生出的骨肉是肉團和血團,于是他們把肉團切成9塊,變成9個兒子,把血團切成10塊,變成了10個女兒。于是,人類才繁衍至今。
金殿廟會 農歷一月初九 金殿廟會于在金殿公園舉行,屆時集市上有各式名特土產和風味食品,花園里群芳爭艷,伴隨大型的群眾文藝活動。
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昆明人春游、賞花、踏青的節日。屆時在西山風景名勝區、觀音山、金殿、動物園等地尤為熱鬧。
撒尼族蜜枝節 農歷二月或十月 蜜枝節是石林縣、彌勒縣請蜜枝神的節日,一種群體性的祭祀活動,反映了母系氏族的遺風。被認為是我們國家唯一的“男人節”。 |
→昆明圓通寺主要民族節日介紹
|
圓通寺坊表壯麗,殿宇巍峨,佛像莊嚴,樓臺閣獨特,山石嶙峋,削壁千仞,林木蒼翠,吸引歷代詩人墨客留下了許許多多贊美的詩名,并被譽為“螺峰擁翠”、“螺峰疊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現在經過大修,更顯其風采,如同一座漂亮的江南水鄉園林。從建筑學上講,它鬧中求靜,以小見大,并借背后螺峰山之景,形成別具一格的水院佛寺,在中國的造園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圓通寺是城內唯一的佛寺,常年游人眾多,香火鼎盛。特別是清明、初一、十五等節日更是擁擠異常。 |
→昆明圓通寺民族風情指南
→昆明圓通寺人文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