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納木錯民風民俗簡介
|
拉薩-特色 我要點評 我要提問 發表文章 上傳地圖
八廓街
圍繞大昭寺有一小街,便是著名的八角街(八廓街),在游人眼中此街為商品街,在藏族人眼里卻另有含意,它是藏族傳統的轉經之路。拉薩傳統的轉經路有三條,沿大昭寺大殿一周為小轉,沿八角街一圈為中轉,沿林廓路一繞為大轉(約十公里),此三條轉經路,都以隨文成公主進藏的釋迦牟尼像為中心。 八角街內的商品充滿西藏民族特色,隨處都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藝品、藏式日用品等。八角街除了在藏年期間比較冷清外,其余時間都非常熱鬧。 游覽提示:在八角街上可以多轉轉,購買紀念品記得砍價,此外,在八角街上還可以品嘗正宗的藏式飲食。
藏傳佛教
拉薩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也是政治、經濟、文化及宗教活動中心。拉薩藏傳佛教盛行,市內和郊區有眾多的宮殿寺廟,布達拉宮、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等早已馳名海內外。在這里到處可以看到披著絳紅色袈裟的喇嘛一步一叩首虔誠朝圣的身影,強烈而神秘的宗教氣氛,已成為拉薩乃至西藏雪域的一大奇觀。 拉薩1300多年歷史留下無數的文化遺跡,以及濃重宗教氛圍給予了人們夢游歷史般的感覺,許多海內外旅游者旅藏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夠目睹藏文化的古老和久遠的宗教歷史。
當地習俗
藏族由于深受藏傳佛教的影響,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顯露出佛教影響的痕跡。到西藏旅游,一定要尊重當地的各種風俗習慣。 做客的規矩 到藏民家做客請你喝茶時,要盡量喝。請你喝酒時,主人先倒滿一杯酒,客人須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盛滿,最后客人再喝干一滿杯。如確實不能喝,可用食指沾酒彈三次——敬天敬地敬神,再婉言謝絕,以取得對方的諒解。 獻哈達 在西藏,獻“哈達”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種禮節。不論婚喪喜慶,拜佛謁長,迎送往來,藏族都要獻哈達,這是對客人最普遍、最尊重的禮節。哈達多為白色,表示純潔的心愿。客人在接受哈達的時候,應該雙手接過,戴在脖子上或被套在脖子上時,不要立即取下。 拍照 近距離拍攝人物,尤其是僧侶、婦女時,一定要事先征得對方的同意,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許多寺廟在外面可以拍照,但是進入里面后,是不能拍照的,偷拍的后果十分嚴重。有些地方注明付款后才可拍攝,如有需要,請按當地規定執行。 適當地施贈 宗教乞丐是被西藏社會所接受的。在西藏旅游,身上應多帶些零錢,用來贈給藏胞、化緣的喇嘛和乞討者,還可用于在寺廟時捐些酥油錢(一定要是紙幣,藏胞不收硬幣),一般是給五分到兩角錢。 在寺廟內參觀,不能隨意觸摸佛像,有的佛殿女性不能進入參觀,要尊重喇嘛,尊重寺廟;轉經時要順時針轉。 此外,藏族人不吃狗肉、猴肉、馬肉和驢肉;在西藏不要談論政治、宗教一類的敏感問題;并切記不要亂摸小孩的頭。
喪葬習俗
青藏高原,緣著她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孕育出來的喪葬習俗當然也極具特色。這里幾乎存在著世界各民族的喪葬習俗——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樹葬、石棺葬等等。每一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時間、范圍和意義。 土葬一般認為是西藏早期的葬俗;塔葬、火葬往往被視為高貴的葬俗,特別是塔葬,只有歷世達賴,班撣及少數大活佛才享有金銀靈塔之葬的殊榮。普通僧人和貴族往往選擇火葬。但在森林多的林芝等地區,一般老百姓也行火葬;水葬往往用于窮人、病死者,兒童等。天葬,則是西藏最具普遍性的一種葬俗……
西藏喪葬有幾大特點: 第一,受自然影響大。綜觀西藏各種葬式的分布和演變,大多是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形成的。在大部分缺乏林木的地方,以天葬為主,較少施行火葬。而在東南森林茂密地區,火葬較盛行;溝壑激流較多的地方人們將水葬視為與天葬同樣的葬儀。 第二,受佛教影響大。自佛教傳入西藏后,無論是喪葬觀念,還是葬禮、葬儀、葬式都發生了變化。在佛教轉世輪回觀念影響下,古老的土葬習俗慢慢被淘汰,因為為了順利轉世,不應在塵世中留下任何牽掛的痕跡,尸體當然應該處理干凈一喂鷹、喂魚、焚化……但本身實行轉世的高僧大德。可以超越常人的輪回,故而達賴、班禪等大活佛要實行塔葬。西藏的葬式可分兩個階段。后期的葬式幾乎無一例外打上佛教烙印。 第三,葬式種類齊全。除天葬、土葬、水葬、火葬、塔葬五大主要葬俗外,還有崖葬、樹葬、寄棺葬、石棺葬等等。這里幾乎存在世界上所有喪葬方式。而且西藏的喪葬民俗結構復雜,層次多樣,內涵豐富。從時間段來看,早期以土葬為主,佛教傳入后,天葬占統治地位;從等級層次看,塔葬、火葬普遍被視為高等級葬式。從地域結構看,各地對喪葬方式的理解不同。而且藏文化腹心區以天葬為大眾葬俗,而邊遠區各不相同。有以水葬為主者,有以火葬為主者,也有以崖葬、樹葬為主的。 |
→納木錯主要民族節日介紹
|
江孜賽馬 江孜賽馬(射箭)節的賽馬射箭活動在西藏名地非常普遍,而把它作為竟賽活動而定下來起始于公元1408年的江孜。以前的賽馬節僅限于賽馬、射箭和騎箭三項。然而,今日的賽馬節除保留以上活動外,還增加了各種文體活動和物資交流,已成為每年西藏地區最大的地區性節日。 驅鬼節 驅鬼節,每年藏歷12月29日,拉薩的布達拉宮就舉行一次盛大的跳神活動,各個寺廟也舉行類似的活動,認為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得驅鬼消災。 藏歷新年 西藏最大的傳統節日。期間,各地都要舉辦一系列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以新年正月初四開始的傳召大法會,閉幕式上要舉行賽馬、馬術、賽跑、抱石頭等體育比賽。據清朝官員記載,在十八世紀中葉郡王頗羅鼐時期,正月二十三日,郡王、噶布倫、代本、德巴(宗本等地方官)“各出幼童數名,選快馬數匹馳騁,自色拉寺東麓至布達拉宮后,約三十里,疾驅角勝,先到者受上賞,賞綢緞、哈達、銀錢等物;其次到者、后到者,各分賞有差。復以幼童裸體跣足自布達拉宮西跑至拉薩東止,約十余里,一時爭道而趨,亦以先后至者較勝負,如力不勝,親友旁觀者冷水灌頂為之助,此為一年奪標之戲也。”可見其盛況之一斑。正月二十四至二十六,在拉薩大街上角力、舉重等,郊外則舉行賽馬、射箭比賽,熱鬧異常。另外,各集團在競技中互相對壘,一些祝圣活動與游戲、滑稽同時進行。如初二在布達拉宮表演飛繩戲,初三翻桿戲,二十日崇武表演,二十七日舞蹈表演,僧人表演秘密術戲。 |
→納木錯民族風情指南
→納木錯人文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