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河北邯鄲市西100公里的涉縣赤岸村,為全省首批22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重點工程項目之一。
1940年八路軍為抗擊侵華日軍,揮師挺進太行山區,一二九師司令部12月底遷駐赤岸村,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李達參謀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領導廣大軍民,徹底粉碎了日軍對根據地的殘酷掃蕩。解放戰爭中,在這里指揮了上黨、平漢等戰役,為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45年12月遷至武安。一二九師共在這里生活、戰斗了五年的時間。
司令部舊址由3座相鄰的農家四合院組成,依勢而建,錯落有致。下院是司令部辦公所在地,北屋正房為會議室,西屋為劉伯承的辦公室東屋為警衛室,南屋為辦公室。院內劉伯承、鄧小平首長親手栽植的丁香和紫荊樹,依然根壯葉茂,花香宜人。中院門上有劉華清題寫的“劉鄧舊居”匾額,中院是首長住宿處兼辦公室。南屋是劉、鄧首長的舊居。東屋為二層樓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辦公室,上院是司令部作戰室,為機關辦公地,院東南角有一防空洞。上院設置有一二九師軍政辦公室,太行區黨委書記、太行軍區政委李雪峰的宿辦室和房東宿舍。后院和上院相通,南房5間原為司令部作戰處辦公室,劉鄧首長就在這里指揮了大小戰役31000多次,收復了198個縣城。
建成了占地13340平方米的陳列館展室內共展出圖片185幅,反映戰斗的示意圖、地圖、圖表37幅,大型沙盤2座,反映戰斗場面的雕塑4組,革命文物151件。還有文物柜34個、文物展龕25個、電視2臺、燈箱片10個。展覽內容豐富,展示形式獨特,展示手段先進,參觀路線為一條龍回環式結構。整個陳列展覽以時間為序,從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8年時間,分為6大部分,從不同側面向廣大觀眾形象地再現了一二九師將士當年在太行山戰斗和生活的精神風貌;集中展示革命先輩抗擊日頑、軍民團結與大自然搏斗的情景。
1982年7月,涉縣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司令部舊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公布為全省首批22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11月,司令部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司令部舊址被中宣部列入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列。1999年5月至7日,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承建,對司令部舊址進行了舊址舊貌復原,生動展示劉鄧首長和一二九師的光輝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