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邯鄲石刻博物館景區簡介
|
展覽以邯鄲石刻文化遺存為主題,以實物、圖片、圖表、拓片、文字、影像等為載體,以歷史發展脈絡為線索,系統反映了邯鄲地區自北朝至宋代石刻藝術。展覽共分4部分:北朝造像、隋唐造像、五代及宋造像、北朝刻經拓片。展廳面積600平方米,展出精品文物70余件,石窟造像圖片86幅。其中以鄴城的漢白玉造像、常樂寺的紅砂石造像最為精美。
邯鄲石刻藝術源遠流長,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創造了石磨盤、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藝術形態。邯鄲境內至今還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漢代“群臣上醻”和“趙國易陽南界”刻石。北朝時期鄴城一度成為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響堂石窟和眾多的單體石造像,創造了佛教造像藝術的“北齊樣式”,對隋唐以后造像藝術影響深遠。 |
|
景區榮譽:AA級景區
主要特點:展覽以邯鄲石刻文化遺存為主題,以實物、圖片、圖表、拓片、文字、影像等為載體,以歷史發展脈絡為線索,系統反映了邯鄲地區自北朝至宋代石刻藝術。展覽共分4部分:北朝造像、隋唐造像、五代及宋造像、北朝刻經拓片。展廳面積600平方米,展出精品文物70余件,石窟造像圖片86幅。其中以鄴城的漢白玉造像、常樂寺的紅砂石造像最為精美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0元/人, 詳細.. |
|
|
邯鄲石刻博物館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 |
 |
投訴電話: |
邯鄲石刻博物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