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戲鍋巴
解放前什邡川劇班,演出都要“放棚”。[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就是戲演到最后一臺時,大門口不收門票,無票觀眾也能入場看戲,所以戲院門口往往站了不少人在那里等候“放棚”,看看“放棚戲”,這就是俗稱為“鏟戲鍋巴”。[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自然地形成了一方之俗。[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這可以說是爭取觀眾的辦法之一。[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民國三十年(1942)農歷臘月十七日晚,新市場德文愉維達洗染店的學徒,正在店內用木炭熨斗熨衣服。[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當夜正逢本縣六律班川劇社從成都聘請來川劇名角登臺,十分火爆,十點鐘左右,該店學徒趁戲院“放棚”,去看“戲蒂蒂”,慌忙把鐵熨斗置于桌案上的氈子上,關門跑到戲院看成都名角易征祥與風鳴演出川劇“情探”,戲快要演到活捉王魁時,突然從戲院外傳來高叫聲“新市起火了!”頓時,戲馬上停演,觀眾拚命奔出戲院,一時人喊人,人擠人,人拉人混成一團。[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瞬間,新市場大火越燒越猛,警察局拉來僅有的手搖式水龍二臺,前來救火的人群,而對熊熊烈火也是束手無策,大炎從晚上十點鐘一直燒到天明,通夜火光染紅了城區上空。[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一條民國二十四年修的一條新街,共計二十八間一樓一底的、略有新意的、為城區其它街道所不能及,一夜之間,付之炬。[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正是: 為了鏟點戲鍋巴, 一夜燒毀新市場。[旅游聯盟2012-5-17提供:旅游資源大全,免費旅游交易平臺,旅游社區,旅游軟件,www.sportsemperor.com] 『轉自: 原創: ⊿若有差錯,請來函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