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九州體育館—增經在地震時給人民以無限的溫暖,也成了當時臨時的家;
喜看新北川的崛起------北川新縣城將代表中國未來小鎮發展方向,令人欣喜地看到了北川新縣城的嶄新輪廓--羌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女皆穿麻布長衫、羊皮坎肩,包頭帕,束腰帶,裹綁腿。男子長衫過膝,梳辮包帕,腰帶和綁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織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歡在腰帶上佩掛鑲嵌著珊瑚的火鐮和刀。女子衫長及踝,領鑲梅花形銀飾,襟邊、袖口、領邊等處繡有花邊,腰束繡花圍裙與飄帶,腰帶上也繡著花紋圖案。未婚少女梳辮盤頭,包繡花頭帕。已婚婦女梳髻,再包繡花頭帕。腳穿云云鞋。喜歡佩戴銀簪、耳環、耳墜、領花、銀牌、手鐲、戒指等飾物。
望鄉臺觀北川地震遺址----北川“望鄉臺”,據說最早叫“上香臺”。地震前,這處山頭是一片墳地,當地人來此燒香祭拜而得名。地震后,這里成了集中祭拜5•12亡靈的地方;
吉娜羌寨-----兒石村現在所建造的吉娜羌寨,位于北川經濟走廊和旅游走廊必經之地,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同時,留下吉娜羌寨的建筑既傳承又發揚民族文化,同時適于居住。在前所未有的機遇面前,大家必須加快新農村建設,即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要振作精神、堅定信心、團結協作、共建美麗新家園。更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解放思想,統籌大局,相互理解,讓吉娜羌寨發揮效益,發揮功能。
擂鼓鎮板房區家訪----- 擂鼓鎮,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是“5•12”大地震的一個重災鎮。5月8日,我們來到了這個3.9平方公里的小鎮,走進了這個擁有6078間板房、安置著12000多位幸存者的板房區。
板房區建在一座大山腳下的開闊地,兩片板房區之間修建了一個小廣場,也是擂鼓鎮的中心。一塊北川山體崩塌時滾落的大石被安置在中央,成為見證和銘記那巨大災難的紀念碑。做為四川震區面積最大的板房區之一,一年后的擂鼓鎮已經成為一個設施完善的小城鎮,商業配套齊全,政治、文化生活完備。
安縣牛肉,馬舒娃清真館—是當地有名餐館;可以用物廉價美來形容他的特色;
尋龍山龍隱鎮---“王保長新傳”拍攝地,西部影視基地。溶洞奇觀,下午在感受一下浮山溫泉。
桑棗百年老店焦鴨子是當地有名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