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故居位于安徽省市廬陽區淮河路中段,是合肥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1998年被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
李鴻章1823年出生于合肥,他24歲中進士,后組建淮軍,鎮壓農民起義;在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間,主辦洋務,興辦近代企業,創立北洋海軍,力圖富國強兵,被譽為“中國對外開放第一人”;對外曾代表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901年卒于北京,謚文忠,后歸葬合肥,有《李文忠公全集》傳世。
李鴻章故居建于19世紀末。故居當年規模很大,許多人用“李府半條街”來形容李家住宅群的恢弘氣勢,現存規模已不到原來的十二分之一。李鴻章故居是晚清建筑風格,坐北朝南,氣勢宏偉,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前后共五進。故居自南向北依次為大門、過廳、中廳以及內眷所住的走馬樓。古色古香的故居 具有明顯的江淮官宅特點。
步行街進入大門數步即到過廳。廳正中是座屏風,過廳過去為來客稍候,待傭人通報后再入中廳與主人會面之處,現兼作展廳之用。廳內展示與李鴻章有關的各種圖片、資料和實物。展覽分“李鴻章的青少年時代、李鴻章與淮軍、李鴻章與洋務運動、李鴻章與外交以及毀譽參半的一生”等五個部分。
中廳又稱福壽堂,堂高9米,是現存江淮地區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廳堂。每扇格門上都雕有造型精美、典雅的圖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釘子。大梁兩頭都雕成象頭形,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橫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壽圖”,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東西兩廂是李氏后人的書房,清雅疏闊,青磚漫地。后宅是典雅古樸的小姐樓,又叫“走馬樓”,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小姐樓后一進的樓上擺放著古老的繡床、雕花的梳妝臺、大理石面的圓凳,床、臺、凳都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紅木家具。屋內一個漂亮的粉彩瓷礅,放在紅木梳妝臺前,古色古香。
李鴻章故居是合肥市僅存的規模最大的名人故居,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