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龍?zhí)讹L(fēng)景區(qū)位于四川省達州市渠縣境內(nèi),是國家AA級旅游區(qū)、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省級森林公園,
龍?zhí)讹L(fēng)景區(qū)隸屬華鎣山脈,面積41平方公里,地處縣城東26公里,距達渝高速公路35公里。景區(qū)擁有神犬嘯天、老龍洞等景觀近百處,以奇山、秀水、幽洞、麗峽、飛瀑、涌泉、怪石、古棧、茂林而著稱。美麗動人的龍王傳說,更具神奇魅力,被譽為“川東小九寨”、 “地下盧浮宮”。神奇的景觀,動人的傳說,使龍?zhí)毒皡^(qū)逐步成為川東地區(qū)的旅游勝地。
神奇龍?zhí)? 動人傳說 :邑人李昂原是龍?zhí)渡介g一教書先生,時逢久旱不雨,禾苗干焦枯死,百姓流離失所。李昂為拯救蒼生,遍山尋水,終在老龍洞前看見群蛇亂舞,覓得神泉,掘穿泉眼,鑿洞引流,以救黎民。從此,李昂化身為龍,在洞內(nèi)噴泉吐水,滋潤萬物,恩澤山民,即使大旱之年,老龍洞仍涌泉如注。百姓為紀(jì)念其人,遂建廟以祭奠。
神犬嘯天:地殼變遷形成的天然奇特的石灰?guī)r石。從北側(cè)看去,恰似一只神犬仰天長嘯,栩栩如生。相傳,龍王李昂取龍洞之泉水,采龍?zhí)吨骞龋尼勗於蓾魃骄疲枷汊恕>葡阄颂焱サ亩缮瘢皝睚執(zhí)杜c龍王開懷對飲,酣飲數(shù)日,樂不思歸,歸天之時留下愛犬。神犬思念主人,化成一尊仰天長嘯的石犬,鎮(zhèn)守山前,為百姓驅(qū)災(zāi)避邪。
龍湫瀑布:流經(jīng)老龍洞的泉水,跌宕而下,在此突降百余米,形成著名的龍湫瀑布。水流鑿巖穿石,自半山裂隙中噴涌而出,似是龍嘴在噴水吐霧。夏秋雨豐,噴云吐霧,氣勢磅礴;春冬水少,飛珠濺玉,銀花逆射。山上懸崖之畔,留有古代摩崖石刻“龍湫瀑布”四個蒼勁大字。清乾隆五年時任知縣何世鈺有一首題龍湫瀑布的詩云“源高疑是自天來,光閃晴空響似雷,一自入園分潤去,洛陽早見萬花開”,盛贊其雄偉氣勢 。
崖居·古棧:在約一公里直立陡峭的懸崖上,布滿了第四紀(jì)冰川形成的近百個石灰?guī)r喀斯特溶洞。據(jù)考證,早在先秦時期,古賨人因避戰(zhàn)亂,在懸崖上因洞造屋,因崖修棧,形成建在洞穴里的“崖居部落”。整個崖居群上下相通,左右相連;室與室之間有石梯、甬道及棧道相連。崖居建造有防御野獸和外族侵略的山寨大門。洞穴內(nèi),在巖石上鑿成的神龕、石灶、石床等一應(yīng)俱全。它是目前川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古人洞窟部落遺址。 傳說曾有九個仙人前來拜謁龍王后,在此煉丹修行,故稱九仙洞。
龍閣·鳳亭:修建在龍湫瀑布西東兩岸的懸崖上,其間是宛若彩虹的龍鳳橋。傳說龍王得道前,與春鳳相依為伴,尋水濟生,在此互訴衷腸,相親相戀。后人建閣修亭、凌空架橋以紀(jì)念他們高尚、純真的愛情。至今,仍有許多有情人在龍吟谷長廊鎖上同心鎖,系下紅絲帶,山盟海誓,互定終身,祈愿龍鳳呈祥,幸福一生。
龍嬉谷:長達一公里的河谷,澗深谷幽,布滿了形態(tài)奇特的植物化石群和喀斯特地質(zhì)奇觀,極具科考價值。相傳龍王閑暇或應(yīng)東海龍王相邀赴會時,在河谷中手舞足蹈,搖頭擺尾,跳躍騰空,盡情嬉游,龍爪所到之處,便形成奇形怪狀的巖石。因是龍王嬉耍游玩形成的怪石谷,故名龍嬉谷。河谷中怪石遍布,千姿百態(tài),令人遐思飛揚,流連忘返。
龍吟谷:河谷中遍布千奇百怪,奇巧多姿的巖石,正觀側(cè)瞧,仰望俯視,形狀各異,有如尊尊雕塑,供人欣賞,供人品評。人人都可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力領(lǐng)略到不同的藝術(shù)感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藝術(shù)長廊,一個雕塑展廳。
天眼洞:天眼洞是一個約500平方米的喀斯特漏斗型溶洞,因頂部僅有的一個小洞,仿佛是天空睜開的眼睛,而得名天眼洞。洞壁遍布形態(tài)各異,保存完好的鐘乳石。一縷陽光直射,掩映洞口滴水,閃爍發(fā)光,如夢如幻,好似仙境。傳說此處是龍王出游的行宮。據(jù)史料記載,曾是華鎣山地下黨活動的場所。
龍吟瀑布:龍嬉谷在這里突然遇上高達20多米的斷壁懸崖,溪水一瀉而下,沖擊深潭,聲若龍吟。這掛白簾映照在青藤綠樹之間,猶如翩翩起舞的仙女飄帶,美侖美奐。傳說龍王在龍嬉谷玩得興起,飛上天空,一聲長吟,直落而下,地面下降一截,河谷便形成瀑布。
龍門橋:龍門橋建于明朝后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曾是一條古驛道。原橋上的龍騰雕刻及石欄雖已損毀,但橋身完好,是目前川東地區(qū)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橋之一,具有較高的考古研究價值。其間的橋拱、流水、倒影、龜石構(gòu)成一幅美妙的畫卷。傳說龍王去東海赴會時,都要在此整理梳妝,東海龜丞相專程來此迎接龍王,龍?zhí)渡衿骘L(fēng)光令其流連忘返。
龍王廟:為紀(jì)念為民求雨,殉身成龍的教書先生李昂而建的祭祀廟宇,主殿建于清嘉慶年間,是當(dāng)時著名的祭龍祈雨官廟。據(jù)史載,但逢大旱之年,州縣文武群官前來燒香炳燭,叩拜稟報旱情,祈雨救濟蒼生。當(dāng)時的祭拜儀式威嚴(yán),規(guī)模宏大。每當(dāng)祈拜不久,天便降下甘霖,莊稼起死復(fù)生,人間重現(xiàn)生機,百姓安居樂業(yè)。整座廟宇占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共三進四殿,前面大殿為玉帝殿,中間左右偏殿為龍宮,分祭四海龍王,最后一層主殿為老龍殿,為祭龍王李昂的專殿。
七彩湖:面積5000余平方米,是由老龍洞內(nèi)常年清澈泉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湖水富含豐富的鈣、鎂等礦物質(zhì),呈碧綠色,在陽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斕、五光十色,故稱七彩湖。蕩舟于青山、垂柳下的碧波之上,恍入瑤池仙景,令人心曠神怡,遐思飛揚。
老龍洞:一個泥巖裂隙式溶洞,全長約500米,堅硬的巖石經(jīng)水侵蝕、沖刷和磨礪,形成石花、石柱、石鐘乳等洞天奇觀,規(guī)模宏大,表面光潔,仿佛用翡翠瑪瑙雕鏤出的藝術(shù)珍品,洞壁七彩斑斕,圖案優(yōu)美,線條流暢,或雕或刻,或描或繪,似一幅幅抽象派圖畫,譽為“地下盧浮宮”、“水上畫廊”。傳說當(dāng)年李昂尋水到此,殉身成龍,鑿洞引流,賜福四方。流水四季清澈,每逢大地震,洞水會變成血銹色,是龍王為人間災(zāi)難流下的血淚,從而使老龍洞更具神奇色彩,此地質(zhì)奇觀有待專家進一步考證。
火焰山:因山的形狀好似燃燒的火焰而得名。山上森林植被茂密,野生動植物數(shù)量繁多。沿山建有石梯568步。登上望風(fēng)亭,可見群山環(huán)抱,群峰連綿,置身其間,猶如進入了天然大氧吧,是人們登山健身、回歸自然、釋放情懷的好去處。
龍?zhí)稘h闕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四川省東部的渠縣境內(nèi),景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24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0平方公里),包括龍?zhí)丁h闕、宕渠關(guān)、宕渠城、八蒙山、渠江河、云霧山、萬里坪八個分景區(qū),形成了以華鎣山系龍?zhí)稙橹行牡淖匀伙L(fēng)光、以土溪漢闕和宕渠城為主體的人文景觀、以渠江為紐帶的水上綠色走廊三條旅游線。 自然風(fēng)光中,秀山險峰、奇洞怪石、高瀑涌泉、絕壁古道、幽峽飛棧、古桂茂竹、以及掩映山林間的古寺名剎、四季更迭的季相景觀,集自然之大成、匯造化之神奇。其古桂勁桿遒枝,堪稱桂花樹王;裂隙溶洞老龍洞,長年流水,洞壁奇石異彩,讓見識頗豐的國家級風(fēng)景專家錢振越嘆為觀止,譽為“地下盧浮宮”。人文景觀中,六處七尊漢闕全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存漢闕數(shù)為全國四分之一,“漢闕之鄉(xiāng)”美名遠揚; 都古城積累深厚,古井古窯、秦磚汗瓦;山城禮儀城,歷史上與合川釣魚城齊名;氣勢雄偉的文廟保存完美,欞星門為“蜀中牌坊之首”;八蒙山古戰(zhàn)場,刻下三國大將張飛的驍勇。從遠古到近現(xiàn)代,遺存著通史性文化實體。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互增光彩,構(gòu)筑成“奇”合“齊”的顯著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