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位于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河灘街1號),是一座自然科學類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它系統地向觀眾介紹了60萬年前的“北京人”、10萬年前的“新洞人”及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況。北京人遺址博物館是在原北京猿人展覽館的基礎上經改建擴充而成的。
周口店是北京猿人生活了幾十萬年的地方,是人類起源和發祥地之一,名聲十分顯赫。美國科學院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駐北京辦事處主任約翰·澳爾森說:“國際學術界認為,由于周口店能比亞洲、歐洲或非洲其他地點在有關更新世人類生活方式和環境方面提供更準確的圖式,所以它無疑是世界最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從文物旅游角度,加拿大一位朋友說:“單是周口店這個名字,它在旅游的意義上,就價值1億美金。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斐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1936年,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又在這里發現了3個“山頂洞人”頭蓋骨化石。20世紀60年代末,在這里又發現了距今10萬年的“新洞人”遺址。這一系列重要發現,為研究人類的起源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周口店遺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博物館展館的序廳正面為龍骨山立體模型,展柜中擺放著周口店地區從4億年前到1億年前的各種巖石標本,反映了該地區滄海桑田的地質變化過程。第一展廳展示了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古人類用火遺跡以及“北京人”制作使用的各種石制工具。第二展廳以復原模型展示了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以及他們的生活場所。第三展廳主要介紹龍骨山上發現的二十余處脊椎動物化石遺址和古人類活動過的遺址分布點,以及山頂洞人制作的項鏈。第四展廳陳列中國和世界各地發現的各個時期的古人類化石、石器以及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繪 畫、雕刻等藝術品。
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展出內容分6部分:一、歷史回顧 內容包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發現及發掘經過,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文物保護。二、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根據北京猿人遺址出土的北京猿人骨骼化石,描摹出北京猿人相貌及四肢形態。一張《人類演化譜系圖》,明確地顯示出北京猿人在人類演化史上的位置。三、北京猿人的行為 通過出土文物以及一幅幅畫面展示出北京猿人采集、狩獵以及用火等生活圖景,是遠古時期人類生活的寫照。四、洞穴發育 從地質科學角度,闡釋了北京猿人所居住的洞穴形成及發育的過程。五、北京猿人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環境 通過北京猿人洞穴沉積物不同層面的科學研究比較,得出北京猿人生活時期的氣候和環境特征,并通過和今天的氣候和環境的比較,使人看到自然環境的變遷。六、山頂洞人遺址及附近各化石地點 周口店遺址除北京猿人遺址外,山頂洞人遺址是另一個重要地點。這一部分,除展示出山頂洞人遺址出土物及山頂洞人生活圖景,還簡要介紹了第4地點、第15地點和第13地點等有著重要考古價值的地點。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1961 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3年,中國科學院撥專款在北京人遺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了300平方米的“中國猿人陳列館”,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全國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1972年建成1000 平方米的北京猿人展覽館。1979年舉行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發現50周年紀念會和科學討論會。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頒發證書,把中國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等6處首批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2年4月28日,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被北京市政府公布為青少年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評為北京十大旅游之最。1997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又將其列入全國100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