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風景區位于淶源縣城南15公里處,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因其風光酷似安徽黃山而被人們稱為“小黃山”。
白石山體現著雄、奇、險折山岳景觀。山體高大,有“三頂、六臺、九谷、八十一峰”,主脊線長7000余米,最高峰海拔2096米,是華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龍首。戰國時度嶺分燕趙,遼宋時一山分兩國。白石山奇峰林立,絕壁橫陳,險壑縱布,到處直上直下如刀削斧劈,少曲線,多棱角。尤其是峰林地貌帶,高差大,密度大,是我國惟一的大理巖峰林景觀。
白石山是道自然的屏障,春秋時“度嶺分燕趙”,宋遼時“一山分兩國”。長城在白石山北麓橫垣,東側是白石口,西側是插箭嶺,南側是倒馬關,均是長城的重要關口,也是全國長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
在白石山北麓臨源而建的“飛狐城”中,有中國最古老的房子——建于遼初(公元966年)全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土木結構建筑“閣院寺”;有始建于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也就是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的那一年,也就是楊玉環成為貴妃的前一年)的“興文塔”。這兩個建筑現在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石山植物種類繁多,植被茂密,森林面積2.8萬畝,有鬼箭錦雞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大面積觀賞價值極高的純紅樺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及大量的山羊、獾、狍、錦雞、山兔等在這里出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