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老城位于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境內,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是一處優秀的以古建藝術為載體的中國城市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商業文化和民居文化的集結地。
榆次春秋時期稱為涂水、魏榆,戰國時期改稱榆次,隸屬太原郡。是游覽晉商文化走廊的最佳起點。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筑起來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榆次老城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墻、古縣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鋪等人文景觀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為一體,融晉商文化、民族文化、黃河文化、三晉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爐。同時,晉中古樸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賦予老城靈氣與生機,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 合在一起。
榆次老城占地100萬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園林建筑面積60萬不方米。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南北大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大乘寺、西花園、遺址公園、褚尚書書院、桑蕓故居等眾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建筑斗拱交錯、重檐飛翹組成了廟、市、街、景合一特有的明清風格及宏偉景觀。
榆次老城璀璨豐贍的文物古跡和鮮明的民間藝術相交融,是既具縣城規模,又有府城特色的典型的中國古代城市,其宏偉的氣勢、精湛的藝術,完備的功能在全國罕見。老城展品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中國民間習俗和民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