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欽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為一坡度較緩的冰帽,下部
為兩個呈懸冰川形式的冰舌。東冰舌長3公里,寬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長4.5公里,寬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個冰川面積為9.4平方公里。 冰川前緣由于基巖山丘起伏,促使冰舌前緣緩慢移動的冰層頂部發生張裂。冰雪沿冰層張裂消融,形成壯麗多姿的冰塔林。在冰塔林上由于雪塵相間顯示出各種云卷狀的奇異褶曲,猶如能工巧匠精心細雕的花紋圖案。在冰舌前緣的基巖冰蝕臺地上可見數條長達10余米、寬10-20厘米、深8-10厘米的楔型刮痕平行分布,這是其它冰川罕見的跡象,形如"創床"的導軌。
巨大的冰川從山頂云霧飄緲處,一直延伸到離公路只有幾百米的路邊,晶瑩幽藍中,捎來幾許涼嗖嗖的感覺。雖然由于長年受公路上灰塵的影響,冰川整體呈黑白分層形態,但冰川上半部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副巨型唐卡掛在山壁上,熠熠生輝。 由于先后有電影《紅河谷》、《江孜之戰》、《云水謠》曾在此拍攝外景,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氣非常大,因此,很多旅行者都會在這里觀賞冰川的壯觀,贊嘆大自然的魅力。 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紅河谷》拍攝時為了制造出真實的雪崩的情境,利用炸藥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個三角形的缺口,游人可以在游覽時清晰地看見。而卡若拉冰川作為著名的古冰川之一,這個缺口再也不會被補上。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卡若拉冰川的雪線每年都會上移很大的一段距離。卡若拉冰川若干年后是否還會存在是讓人十分憂心的一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