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蒼九峰北麓,茫茫淀山湖之濱,有塊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鎮,鑲嵌在湖光山色之中,似明珠閃閃發光,這就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聞名遐邇的千年古鎮朱家角。
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滬郊好萊塢之譽,又名珠街閣,雅稱珠溪,俗稱“角里”,原名朱家村。朱家角座落于青浦區,東靠虹橋國際機場(30公里),北連昆山,南接嘉興,西通平望,“金色玉帶”318國道橫貫全鎮,黃金水道槽港河穿鎮而過,水陸交通便捷,風景優美,物產豐裕,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鄉古鎮。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朱家角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文化積淀深厚,早在五千年前的良渚時期,就有人類活動;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便已有村落集市;明朝萬歷年間已成為商賈云集、煙火千家的繁華集鎮。現在仍可看到古色古香的明清時期街市、建筑和水鄉澤國古樸的風土民情,放生橋、一線街、課植園、城隍廟、圓津禪院等眾多名勝古跡,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文化韻味。
朱家角古鎮最迷人、最具古鎮特色的人文景觀是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一橋即為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也是江南地區最大的五孔大石橋,氣勢磅礴;一街即為滬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經滄桑,還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線天”獨特構筑,令人嘖嘖稱奇;一寺即為報國寺,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內緬甸白玉雕成的釋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贈送的第一尊白玉觀音及千年古銀杏,稱為報國寺“三寶”;一廟即為城隍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青瓦黃墻,飛龍翹角,吉祥葫蘆,花格落地長窗,呈現古意盎然、香煙裊繞、肅穆壯麗的景象,“斗拱戲臺”、“木刻橫梁”及“中堂畫軸”(現已廢)被稱為城隍廟“三寶”,十分罕見;一廳即為席氏廳堂,集江南豪門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別“墻門磚雕”堪稱一絕,其圖案優美,雕花之精細,技法之高超,讓人嘆為觀止;一館即為“王昶紀念館”,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進士、刑部右侍郎,稱為“吳中七子”的王昶的臘人臘像、詩字畫、碑刻、織布機、老式床等近百件實物展品,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品位極高;二園是指課植園和珠溪園,一個古老一個現代,一個龐大一個精巧,相映成趣;三灣是指三陽灣、轎子灣及彌陀灣;二十六弄,實際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條,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網絡式棋盤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聞遐邇,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鎮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陣,趣味無窮,尋古探幽,領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朱家角古鎮迷人之處還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纜石、茶館多。
 
以“小橋、流水、人家”格局及豐富的文化遺產著稱于世的朱家角,堪稱國之瑰寶。如今,朱家角正從閉塞走向開放,從傳統邁入現代,邁入“以文化興旅游,以旅游興古鎮”的新階段,成為上海后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