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谷位于萬盛區(qū)景星鄉(xiāng)境內(nèi),距萬盛城區(qū)20公里,地處大婁山余脈、渝黔交界地帶,與南川金佛山、貴州桐梓柏箐自然保護區(qū)毗鄰。
黑山谷內(nèi)山高林密、溪河縱橫、人跡罕至,保存著地球上同緯度為數(shù)不多的亞熱帶和溫帶完好的自然生態(tài),森林覆蓋率達97%,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qū)最大的、原始生態(tài)保護最完好的自然生態(tài)風景區(qū)。
黑山谷景區(qū)原始生態(tài)風景由峻嶺、峰林、幽峽、峭壁、森林、林海、飛瀑、碧水、溶洞、棧道、浮橋、云海、田園、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200多個景點景觀組成,有黑山大佛、夜郎公主峰、九曲畫屏、白玉觀音、石劍峰、石皇傘、隱佛崖、天王峰、駱駝西行、黑猴迎賓、鯉魚峽、筆架山、散花瀑、燈臺瀑、神龍峽、飛云瀑等獨具特色的景點景觀。
黑山谷風景區(qū)全長13公里,其中有6公里的電瓶車車程,6公里的棧道和浮橋,1公里的上山觀光索道(也可步行)。從景區(qū)大門進入,沿河而下至響水村一段,河谷寬約40—50米,沿河有平緩地,上面是丘陵和山地,呈階梯狀地形,河谷斷面呈“V”字形,河面狹窄。以下河段寬度一般約20米,有的河段僅幾米,其中,魚跳峽、野豬峽、猴跳峽,最寬不足10米,最窄處僅兩米,采取浮橋、吊橋方式通行,極 富挑戰(zhàn)性。黑山谷頂?shù)赘叨仍?00—600米之間,河谷兩岸谷坡陡直,坡度一般在70—80度,部分岸坡直立在90度以上,高在1200米左右,其形象奇妙無比。
景區(qū)集渝黔自然山水之幽、秀、險、奇特點于一體,薈萃了西南喀斯特地貌風光之精華,是旅游觀光、休閑避暑、度假探險、采風考古、地質(zhì)科考的理想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