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南45公里,屬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山東省級風景名勝區。
沂山風景區總面積6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鎮廟、齊魯長城、沂山水庫、大關山庫等。區內群山起伏,層巒疊嶂,坡陡谷深,河流湍急。受地形和森林環境的影響,森林公園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0.8oC,年降水量為849.5毫米。
沂山為巖漿巖石質山地,以花崗巖、片麻巖為主,少有砂巖,巖石風化較好,土層下多有疏松母質。沂山又名“小泰山”,素享“泰山為五岳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既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又有古老的人文景觀。
沂山森林覆蓋率達98.6%,為山東省之最,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共有137科,480屬,1000余種。沂山自然資源豐富,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220萬個,是得天獨厚的天然氧吧。春到沂山,山花爛漫,春意盎然;夏到沂山,飛瀑流泉,酷暑無影;秋到沂山,山果遍野,秋高氣爽;冬到沂山,銀裝素裹,疑入仙境。
沂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史記》載,黃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為重鎮。漢武帝親臨至其下,令禮官祀之。隋、唐、宋、元、明、清歷代屢有增封,祀典不廢。歷代大家名士傾慕沂山,接踵而至。李白、鸝道元、歐陽修、范仲淹、蘇軾、蘇轍,以及明狀元馬愉、趙秉忠,清朝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等均至此攬勝,留下了大量詩章名句和碑碣銘文。西漢太初三年,武帝親臨沂山設祠祭祀,始建東鎮廟于玉皇頂,名“泰山祠”,隋文帝開皇十四年,遷廟于法云寺側稱“東鎮沂山神廟”。建隆三年,遷至現址,共建廟殿道舍93楹。法云寺位于玉皇頂東北側平緩處,始建于東漢東間。當年這里有佛殿僧舍百楹,兩進院落,規模宏廓,雄偉壯觀,它不但是東鎮沂山最早的古剎,也是漢晉時期青州境內最大的寺院。
沂山的主要自然景觀有:玉皇頂、獅子崮、歪頭崮、百丈崖瀑布、古松群、玉帶溪、圣水湖、孝母崖、白石瀑布、神龍大峽谷、黑松林、仙人谷、槐谷等。主要人文景觀有:法云寺、東鎮廟、玉皇閣、碧霞祠、仙客亭、公喜亭、黑風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