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攀枝花市鹽邊縣西北角,景區景觀由天坑地漏、巖溶景觀、高山草甸和彝家風情等組成。主景區距瀘沽湖116公里,距麗江376公里,沿省道216線(稻攀路)前行可達稻城、亞丁。這里群山綿綿,峰回路轉間,時而黃土高坡,時而叢林密布,茶花萬朵,地質地貌變化極大。一位資深的地質學者曾說“此地山川地貌堪與九寨黃龍媲美”。
? ? 格薩拉生態旅游區幅員面積594.23KM,境內植被多樣、生物豐富。主要自然景觀以萬畝杜鵑、原始森林、天然園林、大地盆景以及鬼斧神工的天坑地漏、瑰麗多姿的天堂石林、奇幻百出的地下溶洞、連綿起伏的高山草甸為主,加上多民族的文化風情、優美的傳奇故事,以奇偉瑰麗的生態群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集生態旅游、文化觀光、獵奇探險、民俗大觀于一體,構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文化旅游勝境。高山草甸層巒起伏,低矮的盤松虬勁有力;在鹽邊巖口、洼落一帶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擁有1000余個直徑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積較大的約5000余平方米,深度約30多米,小的面積約400余平方米,深度不一。在這些溶洞中,一號天洞格外引人注目。在200多米的峭壁之下,向豎洞投石10秒后,方聽得訇然水聲,約有155米深,其周圍5個大小不等的溶洞富有彝族民族文化的色彩,如靈澤洞,洞中的巖溶景觀別致新穎,有“觀音殿”、“羅漢群”、“駱駝峰”、“獅子山”、“羅漢群”等。
? ? 彝語“格薩拉”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天堂”,俗稱最好玩的地方。格薩拉生態旅游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狀況較為便利,地處攀枝花鹽邊縣與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的交界處,省道216線由南向北經巖口鄉縱貫全區。從巖口鄉向西有一條通往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的機耕道。巖口鄉政府駐地向東南至攀枝花市118km距二灘水庫湖面36km,較經西昌至瀘沽湖的距離縮短了近89km。從區位條件上看,格薩拉生態旅游區不僅可成為攀西大裂谷風景區的旅游支撐中心,而且還可成為攀枝花至瀘沽湖旅游精品線上的重要旅游支撐點。作為攀西大裂谷旅游區重要的組成部分,格薩拉生態旅游區擁有類型多樣、特色鮮明、品位極高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同時該區域也是彝族聚居區,具有濃郁的彝族風情。生態旅游區內地形復雜,山高谷深,植被豐茂,生物多樣性明顯,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特別是萬畝杜鵑、盤松竹林、高山草甸和彝族風情等巧妙組合,構成了一幅幅奇異的大裂谷風光畫卷。再加上驚心動魄、千姿百態的地質奇觀和天坑地漏群,幽靜的原始森林以及彝族村寨、古老傳說等人文資源,充分顯現出格薩拉生態旅游區獨具魅力的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旅游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