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代酒窖景區簡介
|
宜賓五糧液酒廠現存明代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簡稱酒窖),分布在該廠城區車間“順字組”和“東風組”內。 “順字組”工場,在宜賓市長春街70號,是原“利川永”糟坊舊址。現有窖27口,按西南——東北走向分左、中、右三行排列,其作列(西北面)順數第7.8.9三窖為明代酒窖,窖號21、22、23。據查此三窖原為“利川永”的前身,創自明初的“溫德豐”糟坊。其原型呈斗形,與明末清初的“張萬和”、“葉德盛”糟坊所開的長方形窖有異。結合歷代祖傳的口碑資料及“雜糧酒”(1909年更名為五糧液)秘方的嫡傳情況考證,這三口窖的年代上限當不晚于明初。 五糧液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秦漢古道的“醬”、唐時的“重碧酒”、宋朝的“荔枝綠”、“姚子雪曲”、明代的“雜糧酒”,直到1909年正式得名,3000年的歷史釀造出神州神酒的芬芳。據國家文物部門鑒定,企業現存最古老的窖址為明初窖池,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近年來,企業不斷研制開發了五糧春、五糧神、五釀醇、五湖液、京酒、干一杯、火爆、東方龍、圣酒、歲歲樂、四海春、宜壽液、亞洲液、川酒王、鷹王威士忌、亞洲伏特加等不同檔次、不同口味、不同包裝、不同規格的系列產品,以滿足不同地域、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
|
景區榮譽:景區
主要特點: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明代酒窖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 |
 |
投訴電話: |
明代酒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