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覺寺景區簡介
|
安覺寺,坐落在四川康定城中,折多河畔,將軍橋頭,是藏傳佛教中的一所黃教廟宇。據傳,1652年,五世達賴路經康定,應當地五們高僧的請求,親自選定廟址,并為廟址開光。兩年后,派五位喇嘛修廟,動員城里五戶施主承頭,藏歷十月二十五日,廟宇落成。 由于從選廟址到落成,同五個“五”有關,藏語中“五”音為“安”,希求四方敬重寺廟,故廟名“安雀”。 1937年7月,國民政府考試院長戴傳賢為廟書寫廟名,改“雀”為“覺”。匾雖毀于"文革",但廟名流傳至今。 安覺寺坐落于康定城內將軍橋西側,是一座著名的黃教寺廟。一說始建于十八世紀末期清乾隆年間;一說始建于清順治十年(1653),是由一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進京朝覲,返藏途經康定時修建。安覺寺本名安雀寺。“安雀”為藏語,“安”意為“五”,“雀”意為“供奉”,即五僧供奉的寺廟。相傳是后藏著名經師益西降澤的弟子羅勒格勒等五位經師設計修建的,故名。1937年,國民政府考試院戴傳賢書“安覺寺”三大字,用金貼成后,豎于正殿鎏金屋檐下,從此更名安覺寺。 寺廟是一座由四周石墻圍成的藏式木質結構四合院建筑,內設宗喀巴正殿,彌勒、護法兩偏殿,僧房20余間。正殿規模較大,莊嚴雄偉,金碧輝煌。泥塑宗喀巴講經座像,高約5米,儀態自若。彌勒殿內的鎏金銅彌勒佛像,高2米,神情從容。護法殿里的“護法”、“守衛”菩薩,個個威武莊嚴。諸殿各具特色,工藝十分精湛。1932年,廟宇遭火焚,除彌勒佛殿和部分僧房外,大部分被毀。次年降巴格西集資重建,其佛像由甘孜巧匠琪米重塑。殿前還有兩對石獅子,其中一對鐫于清同治十年,是修建公主橋的石匠所刻。 |
|
景區榮譽:景區
主要特點: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安覺寺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0836)2832257 |
 |
投訴電話: |
安覺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