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戒臺風景區包括潭柘與戒臺兩座寺院,二者相距不到10公里,均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境內。兩座寺院環境清幽,景色幽靜秀美,但又略有不同:潭柘寺以花聞名,戒臺寺以樹著稱。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始建于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諺語。潭柘寺在晉代時名叫嘉福寺,唐代時改稱龍泉寺,金代御賜寺名為大萬壽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復了龍泉寺和嘉福寺的舊稱,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而民間一直稱其“潭柘寺”。寺院坐南朝北,被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狀環護,地理條件優越。
潭柘寺環境清幽,古樹參天,佛塔林立。寺內眾多的明清遺跡一一傾訴著寺院的輝煌,那殿前著名的對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猶似表述著佛家的廣闊胸襟與審視世事的超脫眼光。潭柘寺占地2.5公頃,存留房舍943間,布局勻稱,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筑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殿、堂、閣、齋、軒、亭、樓、壇等多種建筑形式相互交錯,圍繞著上下塔院、東西觀音洞、安樂延壽堂、龍潭等景觀,形成了眾星捧月的旅游景區。
聞名遐邇的戒臺寺位于門頭溝區的馬鞍山麓,始建于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 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臺寺。為中國“三大戒臺”(其他兩個為福建泉州的開元寺和浙江杭州的昭慶寺)之首。佛子們稱其為“天下第一臺”。
戒臺寺坐西朝東,占地4.4頃,規模宏大,氣魄不凡,頗有皇家風范。寺內房間櫛比鱗次,從容大度,古典雅致,堪稱一組永恒的古文化景觀。院內自然景色幽靜、清朗,素以“戒壇、奇松、古洞”而著稱。著名的五大名松(臥龍松、自在松、梅花松、九龍松、抱塔松),頗富盛名。每棵松樹都蜿蜒成趣,虬勁蒼拔,傲氣十足,骨子里透出一種帝王之相,叫人不僅細細品賞。清乾隆還曾賦詩云:“老干棱棱挺百尺,緣何枝搖本身隨?哉誰為攀其領,千動萬絲因一絲。”
1996年12月,戒臺寺被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于1997年初,經有關部門批準,僧團進駐,恢復為宗教活動場所。??2001年6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潭柘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附:景區官方網址 潭柘寺:http://www.tanzhesi.com.cn/ 戒臺寺:http://www.jietaisi.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