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臨安市境內,有東西兩峰遙相對峙。東峰大仙頂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兩峰各天成一池,宛如雙目仰望蒼穹,故得名天目山。
天目山地質古老,歷史悠久,文化遺產非常豐富,是集儒、道、佛教于一體的宗教名山。東漢道教大宗張道陵在此修道,史稱三十四洞天。佛教始于晉。梁昭明分經著文于此。元獅子正宗禪寺祖師高峰、中峰尊為"江南活佛"。清玉琳國師創建禪源寺,弘揚臨濟宗風,遂為中國東南名剎。乾隆帝兩度巡山,欽賜《無量壽經》、御筆《心經》,敕封"大樹王"。歷代名人墨客,登臨志游,留有傳世佳作。民國期間,東瀛入侵,天目山一度為浙江抗戰救亡中心,周恩來涉險臨山,縱論救國方略。建國后,天目山于1986年成為首批頒布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為世界級自然保護區。
天目山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國家科研教學的重要基地,以“大樹華蓋”、“物種基因寶庫”享譽天下。據調查統計,本保護區在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東洋界中印亞界華中區的東部丘陵平原亞區。其中被列為國家保護的動物有39種,其中一級保護的動物有云豹、金錢豹、梅花鹿、黑麂、華南虎、白頸長尾雉等6種;國家二級保護的動物有獼猴、穿山甲、豺、黃喉貂、水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蘇門羚、赤腹鷹、紅隼、白鷴、勺雞、藍翅八色鶇、中華虎鳳蝶、拉步甲、彩臂金龜等33種。本區內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植物有:銀杏、南方紅豆杉、天目鐵木3種;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植物有:金錢松、榧樹、七子花、連香樹、樟樹、浙江楠、野大豆、花櫚木、鵝掌楸、凹葉厚樸、金蕎麥、香果樹、黃山梅、櫸樹、羊角槭等15種。
天目山峰戀疊翠,古木蔥蘢,有奇巖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素負"大樹王國""清涼世界"盛名,為古今攬勝頤神勝地。天目千重秀,靈山十里深,她賦予人類享之不竭的璀燦文化與獨特的大自然風韻。
著名景點有大樹王國 、伏虎飛瀑 、倒掛蓮花峰 、龍潭碧澗 、五世同堂 、大樹王 、禪源寺 、開山老殿 、塔院叢林太子庵 、張公舍 、獅口雄關 、雨華亭 、仙人頂 、四面峰 、太白吟詩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