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恐龍博物館修建在世界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大山鋪,距自貢市中區約11公里,占地面積101.33畝,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擁有大規模恐龍化石埋藏遺址保存的、最具特色的專門遺址性博物館。
自貢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是中國西南地區極具特色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1915年以來,在其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累計發現近200個恐龍及其它古脊椎動物化石的產出地點。其中,恐龍化石產地達160余處,并已鑒定出20多種恐龍,占四川盆地已知恐龍種類的一半以上,占中國已知恐龍種類的約五分之一,自貢因此成為世界著名的“恐龍之鄉”。
為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豐富的自貢恐龍化石資源,1984年在有“恐龍群窟,世界奇觀”之稱的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埋藏遺址,動工興建起了我國首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該館自1987年建成對外開放以來,以其獨特的建筑,豐富的展品,壯觀的埋藏,生動的陳列,優美的環境,贏得了世人的青睞,迄今已接待觀眾500多萬人次。同時,還先后出展了日本、泰國、丹麥、美國、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等國家,以及國內的30多座大中城市,接待觀眾1000多萬人次。
自貢恐龍博物館的主體建筑,立意新穎,造型獨特,建筑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它的外形如同天然巨石堆壘而成的“巖窟”;其內有地下室、一樓、二樓三個層次,陳列使用面積3600多平方米。現有基本陳列包括:“恐龍世界”、“恐龍遺址”、“恐龍時代動植物”、“珍品廳”四大部份。
 
新千年伊始,自貢恐龍博物館還成功實現了擴館建園的二期發展目標,成為特色更為鮮明、功能更趨完善的“國家地質公園”。自貢恐龍博物館,這座翹首世界的“東方龍宮”正以其與時俱進的嶄新精神風貎向著“建一流、創名館”的奮斗目標闊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