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于鄣山鄉境內的大鄣山,又名鄣公山,地處皖贛邊界,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的北部屏障,屬黃山余脈 。
大鄣山,亦稱“三天子鄣”,是“吳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陽湖水系樂安江與錢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嶺,群山環抱,山峰林立,森林覆蓋率高達90.7% ,山峰標高800—1600米。
大鄣山上云蒸霧騰,人行其間,猶如騰云駕霧入仙境。山中林木蒼翠,奇石崢嶸,石澗縱橫;壯觀的瀑布如銀河瀉地!帮w瀑”、“日出”、“云!蹦松街薪^景。
主峰擂鼓尖海拔1629.8 米,巍峨雄偉,俯瞰平川,是縣內最高的山峰。它形如利劍直插云霄,終年云遮霧罩,生態環境純凈天然,乃是“婺綠”名茶的重點產地。縣志載:登大鄣山之巔可“西瞻彭蠡(鄱陽湖),北眺北岳,東望黃山,南矚信州(上饒)”。鳥瞰遠近之三花尖、香油尖、五股尖、雙坦尖、梅花尖、斧頭角等一座座千米高峰,但見“旋轉起伏,猶如旌旗刀戟,巋然分兵陣勢,擂臺比武”。擂鼓尖下有鄣山瀑、龍井與張公祠;擂鼓尖峰西側有仰天臺、高際庵。山中尚有“那伽井”、“仙人藥臼”、“天生棋局”、“仙人跨洞”等景觀。
2003年開發的臥龍谷景區,是一處神秘且保持原始風貌的高山峽谷景區。峽谷內異常深幽,兩岸是陡峭的山崖、石壁。隨峽谷蜿蜒升入,形成層層飛瀑。谷內溪水急流洶涌,轟鳴震谷。奔瀉的清泉,穿行于碩大的花崗巖石之間,歷經千萬年沖蝕,形成眾多深潭、彩池,掩藏于原始次森林之中。經地質學家探明,這是由于億萬年間,因火山噴發而形成的稀有的自然奇觀!芭P龍谷”的得名,是因為傳說許多年前,一條龍從峽谷越過,由于這里太美了,便留在潭中。
大鄣山保存著結構復雜,功能齊全的自然生態系統。景區內氣候涼爽濕潤,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生物資源,這里由于地質年代悠久,水資源豐富,加之地貌獨特餓,純然超塵凈地。深度開發大鄣山自然風景區是一個集觀光旅游,尋古訪幽避暑休閑,攀巖溜索,康體競技為一體充滿山野情趣的生態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