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童古鎮景區簡介
|
???? ?? 前童鎮,始建于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地處浙江省寧海縣西南,面積68平方公里,人口2.6萬,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地理環境獨特的江南古鎮,先后被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和浙江省旅游城鎮。 前童鎮是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轄鎮。地處寧海縣西南,由原竹林、前童二鄉合并而成,面積68.77平方公里,2005年總人口2.6萬,鎮人民政府駐地前童距縣城10公里,鎮以駐地命名,鎮政府所在地北大街5號。前童鎮東臨一市鎮、躍龍街道,南連桑洲鎮和三門縣,西與岔路鎮毗鄰,北黃壇鎮、躍龍街道接,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地理環境獨特的江南古鎮,先后被命名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旅游城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前童擁有完整古建筑群,燦爛人文景觀和優美自然風光等豐富旅游資源,前童已基本形成了以傳統建筑風貌和民間生活為特色的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開發了各具特色的傳統民居區、梁皇山風景區、石泄龍吟景區和福泉山景區四大旅游景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 前童,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韻濃重的鄉村畫,一段美輪美奐的江南絲竹調。前童以民居布局奇特,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善以及人才輩出而聞名遐邇,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至2005年仍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這里,“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白溪水緣渠入村,汩汩溪水挨戶環流,家家連流水小橋,戶戶通卵石坦途,為江南集鎮獨特之奇觀。八卦水系,嘩嘩鳴唱,幽幽潛行,流遍家家戶戶,不是水鄉,勝似水鄉。前童鎮西北與東南邊境群山環列,西北邊境之梁皇山主峰海拔768.2米。中部為平洋。主要溪流有白溪和梁皇溪。白溪由西面岔路鎮進入境內,流經前童村前,然后東出竹林村。梁皇溪源出梁皇山東南麓,經前童村后,迂回至竹林村后,匯于白溪。梁皇山南麓有建于唐武德年間(618~626)之梁皇寺(崇福寺)。明代地理學家、旅游家徐霞客曾過梁皇山。前童南岙山麓有明初儒士童伯禮營建之石鏡精舍,方孝孺曾在此講學。塔山、鹿山峙立東西兩側,景色秀麗。孝女湖、廟湖、致思廳、學士橋、南宮廟等古跡,今尚存。明初方孝孺所設計之童氏宗祠建筑,仍大致完好。明洪武年間所建的宗祠,已引起省內外專家的高度重視和大眾的贊賞。鹿山有革命烈士墓及碑亭。 ? 前童歷代人才輩出。在科舉時代,前童有功名者200余人,近代史上人才輩出,其中有25歲任浙江臨時都督的童保暄。整個前童鎮有村古、民樸、泉神、山秀的特色。竹林村浙江樟樹王、南岙方孝孺手植柏等名木古樹彌足珍貴,神奇的連頭藥泉令人驚嘆,巧奪天工的工藝珍品選進了北京故宮和人民大會堂,梁皇山為徐霞客寫游記的首站,風光秀麗的鹿山、塔山、石鏡山吸引著四方游人。境內東北覆船山之巔有福全寺。有王槐秋領導的浙東游擊隊“鐵流”紀念館。福全寺與附近蓮頭山為該縣旅游勝地。2007年6月,前童鎮榮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前童經歷了760余年的發展,留下了一批明清時期完整的古建筑群。這批古建筑群以古祠、舊宅和老街為主體構成。其中童大宗祠建造于明初洪武18年,占地1.2畝,檐頭四注,兩廊發閣,南設戲臺,北存祀室。其他環村而筑的“儼思祠”、“永言祠”、“崇本祠”等數十座小祠,分別建于明天啟、清順治、乾嘉年間,歷經數百年輪廓依舊。古祠周圍是黛青粉墻的道地(四合院),“群峰簪笏”、“職思其居”、“欣所寄”等40余個道地,幾乎完整無損地保留著清代乾嘉年間的風貌。 |
|
景區榮譽:AAAA級景區
主要特點: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前童古鎮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0574)65370300 |
 |
投訴電話: |
前童古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