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溫嶺方山景區景區簡介
|
???????? 東西長25公里,南北長18公里的雁蕩山一路氣勢磅礴,眾山脈皆拔地而起,山勢雄奇堪比黃山,其地質遺跡更是堪稱中生代晚期亞歐大陸邊緣復活型破火山形成與演化模式的典型范例。它記錄了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完整地質演化過程,享有“古火山立體模型”的美譽。而位于溫嶺境內的雁蕩山北沿余脈——方山是這一“立體模型”無法忽視的所在:它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平臺,是對以峰、嶂、巖洞景觀為特色的雁蕩山奇絕風光的最佳補充。?
從地質的角度看,方山熔巖臺地貌是由山峰頂部的層狀玻璃質火山巖帽發育而成的以裸巖陡崖為特征的地貌。它與丹霞地貌驚人地相似,也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特征,但其巖壁以棱角鮮明區別于后者的圓滑。在我國已建成的13個以火山地質遺跡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多數為新生代火山地質遺跡。像方山這樣的單純由中生代火山巖構成風景秀麗的地質公園并不多見,其開闊臺地和豐富的地貌景觀(含梅雨瀑等),在我國火山巖風景區是極為罕見。?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戴復古曾形象地寫道:“天臺山與雁山鄰,只隔中間一片云”,這云即指方山。方山,本名方城山,又稱王城山,俗名方巖,山體端方如城,頂平如臺,故而得名。早在晉代王羲之《游四郡記》就有關于方山“臨海南界有方城山,絕獻壁立如城”這樣的感嘆。作為臺州和溫州的界山,以風景資源空間分布格局為依托,方山雖屬溫嶺,但山頭一邊卻有著隸屬行政雁蕩山景區的羊角洞。方山景區由流紋質火山巖平臺地貌和溝谷溪瀑兩部分組成。流紋質火山巖平臺地貌分崖墻景、棧道景、裂隙景、柱峰景、平臺景和象石景六大景觀;溝谷溪瀑則表現在方山四周經地表水侵蝕形成的溝谷及疊水景觀。?
從遠處看,方山在一片典型的江南丘陵中,突然拔起的近四方的巨大山體顯得格外突兀,裸露的巨大巖石在光影的不斷變換中被映襯得格外巍峨壯闊,山間各類若隱若現中國建筑獨有的飛檐為則顯示了方山悠久的傳統文化底蘊,而事實上方山也確實為歷代名士所景仰,且佛道教兼容,香火旺盛,有著眾多的佛教寺院和道教勝跡。?
在方山入口處仰望方山,最高海拔461米的垂直懸崖峭壁所帶來的視覺震撼令人突生敬畏之心,而這樣的百米絕壁綿延5公里!古人關于得道成仙的想象大多在奇山異水當中產生,方山如此獨特罕見的山體構造,古人自然不會放過,從西漢至清代都有高人在此得道升天的傳說。方山四周都為筆直懸崖,古時并無道路直通山頂,古人若想登臨方山頂,幾乎等同與登青天,明代因愛極方山甚至自號“方石”的謝鐸就有“絕壁峭莫攀,一方到不得。屹立海東頭,障此天西極。”的嘆息,難怪乎會有關于高人神仙的豐富想象,而多幾座佛寺、道觀也就更不足為奇了。而現在西天門和南天門都有了寬闊的石級道路,游客可隨時在山頂一攬眾山小。? 在山下拾級而上至峭斗洞,因形似斗而得名,洞內相傳為王羲之揮就《游四郡記》之處。巖壁刻有“危崖散梅雨,峭壁迎秋輝”,描寫的就是方山的秋景和洞前的梅雨瀑。梅雨瀑為著名的方山三大奇觀之一,水由方山頂沖溝形成,在高聳的峭斗嶂上,如萬斛銀珠傾瀉而下,落差達百米。因為瀑布三面被峭壁包圍,容易聚風,狂風吹來,將梅雨瀑倒卷上揚倒空中,形成墜而又升,如織如簾的梅雨升空奇觀。然而近年來,由于方山山頂修筑了水庫,梅雨瀑已難得一見。? 繼續沿石階而上,一路奇峰怪石令人遐想,特別是象鼻巖、天柱峰、五象峰和文筆峰形態各異,菱角鮮明。然后進西天門后便能見到方山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云霄寺。在清代,方山南天門有了巖石上鑿出的小路,這才使得登臨方山頂成為可能,云霄寺大概就建立于這個時期,遙想為當年建造這一方寺廟,靠那條充滿危險的羊腸彎曲小道從山下運輸各種材料至山頂,工程之重自然非比尋常。一睹云霄寺真容就表明已經抵達方山山頂。? 方山四面絕壁,山頂平坦開闊,面積700多畝,視野開闊,恍若空中平原,天外瓊臺。頂上四季山花映翠潭,整個方山頂猶如一座巨大的空中花園。有人在方山山頂這樣寫道:山頂遠眺,廣宇浩茫,俯瞰山河,猛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浩然之氣。 ??
根據資料顯示,方山為典型的流紋巖平臺地貌,發育成一個厚約50米的開闊平臺,平緩地分布在海拔400多米高的山頂上,總體向西北傾斜,傾角在5度左右,由于自然風化,在平臺上形成了各種緩丘、凹地、淺潭。有專家指出方山是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大的火山平臺。山頂氣候與山下迥異,風異常急速,方山又處在臺風多發的溫嶺,氣候較為惡劣,加之土層稀薄,高大的喬木難以生長,因此放眼望去,皆是不及腰身的草地和蕨類植物為主,也有松樹,主要為馬尾松,但都體形矮小,盤根錯節,儼然天然盆景。此方山松也為方山三大奇觀之一,數十年樹齡卻仍然不足兩米。? 方山三大奇觀最后一奇發生在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清晨,這日可見到日月同輝的奇景:太陽和月亮同時在東海洋面上升起,蔚為壯觀。在平常日子方山山頂也是觀日出、賞晚霞的絕佳去處,而且由于方山為于東海沿岸,靠近樂清彎,雨水充足,特別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常常能看到云海,真正領略風云變幻的仙境之感。而當地的方山人也確實將方山山頂當作仙境來看待,南天門、西天門、瑤池、鵲橋等的名字便是這樸素心愿的表達,上天湖、下天湖及天河也如是,這二湖一河是方山溝谷溪的最為典型的代表,特別是位于方山平臺東北、冬瓜巖南側的天河,為北西向的峽谷,長約300米、寬約30米,水深達25米,兩側懸崖直立,河谷如刀削般平直,神似天上懸河。? 在方山平臺東側,另有一金雞巖景區,為火山巖階梯狀造形地貌,其代表的嶂崖疊翠如畫:東壁嶂和龍王嶂。前者為方山東側懸崖總體景觀。在高度400多米的山頂,懸崖高達50多米,南北延伸約1000多米,巍峨高大。懸崖腰帶清晰,產生許多裂隙洞和千變萬化的造型景觀。后者龍王嶂位于東壁嶂下,是堅硬的火山巖層因崩塌作用而產生城墻狀延伸的懸崖嶂壁,崖高20至40米,延伸也長達1000米,仿佛是一個巖石的天然長卷,令人嘆為觀止。 |
|
景區榮譽:尚未評定景區
主要特點: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溫嶺方山景區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 |
 |
投訴電話: |
溫嶺方山景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