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頭,又名"天盡頭",位于山東省榮成市成山鎮,因地處成山山脈最東端而得名。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旅游區始建于1984年,成山頭三面環海,其海拔高度為200米,東西長1.5華里,南北寬5華里,群峰蒼翠連綿,大海壯闊遼遠,是理想的旅游勝地。
成山頭是南北黃海的交接處,距南北國際主航道僅5海里,與韓國隔海相望,直線距離僅94海里,也是中國海岸的最東端,其緯度位置比臺灣東北部的三貂角還要偏東68分,是中國大陸伸向海洋的極點。是中國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被譽為“亞細亞—太陽啟升的地方”,又稱“中國的好望角”。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10月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旅游區。
古時成山頭被認為是日神所居之地,據《史記》載,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商定天下后,曾在此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2次駕臨此地,拜祭日主、修長橋、求尋長生不老之藥,留下了“秦橋遺跡”、“秦代立石”、“射鮫臺”、秦丞相李斯手書“天盡頭秦東門”等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現在,這里還留有全國唯一的一座“始皇廟”。公元前94年,漢武帝劉徹率領文官武將自今西安出發,途經泰山,一路東進巡游海上,直至成山頭,被“成山頭日出”這一奇麗的自然景觀所折服,遂下令在成山頭修筑拜日臺、拓“日主祠”、以感恩澤,且作“赤雁歌”志之。
成山頭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隋、唐、明、清均有兵事發生。震驚中外的甲午戰爭黃海之戰,就發生在成山頭東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師愛國將領鄧世昌殉于此。為了表彰鄧世昌誓與戰艦共存亡的英雄氣慨和愛國精神,光緒皇帝御賜碑文,謚號“壯節”鄧碑至今還保存于始皇廟內。建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萬里、喬石、彭真、田紀云等以及國內外著名作家、藝術家先后到此觀光。胡耀邦同志還親手題寫了“天盡頭”、“心潮澎湃”七個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