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袁林景區簡介
|
位于安陽市北郊洹水北岸的臨府莊北地,是袁世凱的墓園所在地,現為安陽博物館館址所在地。墓園建筑最大的特點是中西合璧,堂院前的部分是明清皇陵的風格,堂院后的墓園部分則具有西洋建筑特色,整體看來非常別致。主要有照壁、神道、牌樓、碑亭、享堂大院等建筑。 袁世凱,河南人,出身于一個軍閥世家。他在清末民初各類黨派之爭中反覆無常、一直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后曾在安陽洹上村隱居了三年。辛亥革命后,他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當上中華民國大總統,后來他又恢復帝制,改年號為洪憲,但迫于全國人民的壓力,只坐了83天龍庭就一命嗚呼了。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庭,號容庵,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鼻祖、中華民國大總統,風云一時,叱咤中國政壇。1859年9月16日,他出生在河南項城縣一個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為清朝顯貴,權重一方。袁世凱早年科舉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棄文投軍,依附淮軍將領吳長慶門下。1892年,大清藩屬朝鮮內亂,求助于清庭,袁世凱即隨軍入朝平亂。駐朝期間,袁世凱頭腦靈活,辦事機敏、干練,表現出較高的外交、軍事才能,頗為清庭朝野矚目。
游玩景點袁林 1894年受李鴻章保舉為駐朝總理大臣。1895年受命以道員銜赴天津督練“新式陸軍”。他仿造歐洲軍制訓練軍隊,取得極大的收獲。同時在此基礎上扶植自己的勢力,形成了日后北洋軍閥的班底。1898年參與鎮壓維新派。1899年任山東巡撫,逐步接近清廷的權力中樞。1901年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1907年入主軍機處、兼任外務部尚書。1908年宣統帝繼位,受清皇室排擠,袁世凱被迫下野,隱居彰德府(今安陽市)洹上村別墅——“養壽園”。此處原為天津鹽商何炳瑩的一座別墅,面積約13?3公頃。袁購買后擴充改建,共建9個宅院,姬妾9人,人各一院。正廳“養壽堂”為袁的居室。 宅中置有花園,題名“養壽園”,并開天平渠引漳河水入園,小溪長流,山林峻石,亭臺水榭。宅四周筑高大圍墻,建有炮臺,由當局派兩營馬隊護衛,儼然像一座城堡。袁世凱擇居洹上,盡管他每天草笠木履,從舟垂釣,自稱洹上漁翁、容庵老人,好像謝絕塵世的樣子,但卻無時無刻不流露出他重登政治舞臺的野心。洹上村筑有鐵路專線,時與朝野要人來往,并設有電報房。袁雖身居鄉野,其觸角卻伸向四面八方,每天都要用一兩個小時處理電信“公務”。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使他終于得到東山再起的時機。他先迫使清廷起用他出任內閣總理大臣,獨攬了軍政大權,后又竊取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寶座。1915年復辟帝制,自稱“洪憲皇帝”。1916年3月,這個稱帝僅83天的竊國大盜,在全國人民一片聲討聲中被迫下臺。同年6月斃命。北京政府依照袁“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遺愿,在安陽洹上村東北的太平莊北側,建造了一座帝陵式的大型陵墓,葬袁于此,人稱“袁林”。 |
|
景區榮譽:AA級景區
主要特點: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袁林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 |
 |
投訴電話: |
袁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