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鵝湖書院景區簡介
|
鵝湖書院,位于江西廣信府鉛山縣境內。自東晉以來,歷經唐、宋、明等朝,都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的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 據《廣信府志》介紹:“大義寺左為四賢詞。”此實為大義寺的附屬寺左,即仁壽寺左,為“四賢祠”。祠為當時的信州刺史楊汝礪所建,這是鵝湖書院之始。以后屢有修舉,明代宸濠之亂,兵燹之余,鵝湖書院的學舍全部毀壞。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地方官潘士瑞曾予修理。康熙五十四年(1715),令尹施德大加修建,當時李光地所作《重修鵝湖書院記》說:“書院之建,實為國家學校,相為表里,李渤高士爾。朱子猶倦倦焉。今使先賢遺址,煥然重修,江有故理學地,必有游于斯,而奮乎興起,以紹前賢者。”鵝湖收院絕有官方的支持得以重修,昔日的輝煌已不復再現,以致成為歷史的陳跡。 書院建筑背山面畈,占地約5400平方米。八百余年來,遞廢興,建筑規模幾經變動。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后的基本布局為:院墻前臨照塘,墻內左義門、右義門。建筑共六進:一、頭門;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欄石拱橋,泮池兩各有一碑亭;四、儀門,三楹,兩翼有廡廓;五、會元堂,五楹;六、御書樓。東西兩廓各有讀書號房20幢。1957年,江西省文化廳撥款重修,195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紅衛兵”的破壞。1983年,省文化局撥款重修,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鵝湖書院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書院占地8000平方米。書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巔巨石覆蓋,石尖聳立,千姿萬態,突兀崢嶸。左右兩側山勢合抱,重峰疊巒,蒼翠欲滴。其左側山頂,還有飛瀑傾瀉而下。書院所在的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參天,曲徑流泉,幽靜無比
|
|
景區榮譽:尚未評定景區 歷史文化名城
主要特點: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鵝湖書院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 |
 |
投訴電話: |
鵝湖書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