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婺源大理坑景區景區簡介
|
婺源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縣城56公里的沱川鄉。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讀成風,崇尚“讀朱子之節,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被文人學者贊為“理學淵源”。 百年來這偏僻山村,秉承勤學苦讀之風,人才輩出,先后出過尚書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啟元,司馬余維樞,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進士16人,文人學士92人,著作達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庫全書》,? 可見理坑昔日的輝煌。 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禎年間廣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廳”,明代天啟年間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萬歷年間戶部右侍郎、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清代順治年間司馬余維樞的“司馬第”,清代道光年間茶商余顯輝的“詒裕堂”,還有花園式的“云溪別墅”,園林式建筑“花廳”,頗具傳奇色彩的“金家井”。這些古建筑粉墻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工藝精湛,布局科學、合理、冬暖夏涼,是生態文明的綠寶石,是建筑藝術的博覽園。 婺源大理坑景區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 是中國至今保存完整的明代官邸建筑群:明代萬歷年間戶部待郎、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天啟年間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官上卿”府第,崇禎年間廣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廳”,徽派與蘇州園林結合的建筑“花廳”;清代的“司馬第”? 、“大夫第”,、“小姐樓”,花園式的“云溪別墅”等,村內古巷深深,留存700多年科學、合理的排水體系、防火體系令人驚嘆!這些古建筑粉墻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工藝精湛,是中國不多得的古建筑藝術博覽園。 |
|
景區榮譽:尚未評定景區 世界自然遺產
主要特點:婺源大理坑景區古建筑粉墻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工藝精湛,布局科學、合理、冬暖夏涼,是生態文明的綠寶石,是建筑藝術的博覽園。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婺源大理坑景區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13317031792 |
 |
投訴電話: |
婺源大理坑景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