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簡介
|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湘北門戶——臨湘市城西一公里處,由轎頂山、鷹嘴山、周家山、望城山和麻姑山五個山峰組成。 五尖山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有200多公頃天然闊葉次森林,有大面積的杉木,檫樹人工林和大片楠竹林;有300多公頃松林,形成了多層次的立體結構,集成了一片綠色的莽莽林海。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 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五尖山林場, 已經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屬幕阜山脈、江漢平原過渡地帶,是一座突出于丘陵的大山,坐落在岳陽臨湘市郊1公里處。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專線、京珠公路、107國道依山而過,武廣客運專線穿山而過,有五尖山隧道,可說是沿江、沿邊、沿線。[1]整個公園有山地面積18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立木蓄積總量計10萬立方米。 整個公園有山地面積18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8%,立木蓄積總量計10萬立方米。 公園由轎頂山、鷹嘴山、周家山、望城山和麻姑山五個山峰組成,故名五尖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向,最高海拔588.1米,最低峰海拔90米,一般山地海拔200―300米,坡度為25―35度之間。森林公園植被茂盛,林間花草樹木隨季節變化而顯得絢麗多姿。春天桃紅梨白,百花爭妍;盛夏,飛瀑瀉玉,松風送爽;深秋,丹桂飄香,紅楓點綴;寒冬,青松翠竹,傲霜斗雪。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要數那眾多的峽谷景觀,公園內長度3公里以上的山谷有10多條,其中可供觀賞和游憩的主要峽谷有柴家沖、桃花溪、天井坑等。沖內怪石兀立,或象金龜、或似神蛙,神韻逼真。大小眾多的瀑布從壁立的山崖上倒瀉而下,濤聲如雷,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五尖山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有200多公頃天然闊葉次森林,有大面積的杉木,檫樹人工林和大片楠竹林;有300多公頃松林,形成了多層次的立體結構,集成了一片綠色的莽莽林海。每年5月,臨湘市都在公園舉行五尖山森林節,有成千上萬名游客上山避暑療養、休閑度假,享受森林浴。 同時公園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有清朝乾隆下江南所修的“百步梯”;東吳名將周郎、陸遜所建的“點將臺”、“練兵場”,以及后來恢復的宗教活動場所:大悲寺、云林寺、普濟觀等;全國一級英模魯運新魂系青山。 由當代鴻儒澹泊先生捐資興建的“世界碑林博物館”和“屈原書院”,座落在公園內,占地面積約1500畝。是世界第一座中西文化合璧、古今文化合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合璧,具有全球文化格局的博物館。碑林博物館刻石一萬余品。建筑景觀包括亭、臺、樓、閣、碑墻碑廊、石碑石碣等,以收集刻石保存古今中外書壇巨匠和各國首腦、社會名流書寫的詩詞楹聯、美文佳句、妙語題詞為主要內容。并設有各國專墻,少數民族語言專墻、怪字古書專墻等。除此,還塑有“竹林七賢、建安七子、八仙過海、八公煉丹、五仙聚會、屈原涉江、詩仙、詩圣、詩杰及外國名流”的群像于茂林修竹之中,雕塑湖南一百名人排座像及二十大書法家像于館周秀岸之上。屈原書院設有離騷堂、求索廳、報告廳、古董文物陳列館、名家書畫陳列館黃花梨木家具陳列館,集研究、辦學、培訓、文物陳列于一身,為屈學研究的主要場所。 由國家一級美術家、中南雕塑藝術界名流周國防先生投資的江南藝術雕塑園,建有一尊20米高的鍍金觀音造像、一尊18米長的鍍金臥佛、一尊大型布袋和尚和500羅漢像。 “男兒國”景區座落在風景秀美的五尖山南麓,占地12000畝。景區新建觀音廟、娘娘井(觀音井)、“男根園”等23處,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為一體的新型景點 |
|
景區榮譽:AAA級景區 國家森林公園
主要特點:五尖山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有200多公頃天然闊葉次森林,有大面積的杉木,檫樹人工林和大片楠竹林。
五尖山這片神氣俊秀的山岳,也蘊藏著許許多多的神氣的故事傳說和古樸的民間文化。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0730)3723917 |
 |
投訴電話: |
五尖山國家森林公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