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寧遠縣文廟景區簡介
|
走進大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寬廣的庭院,草茂花繁,飛紅滴翠,宛如一座花園。園的前端,有一泮池,形若半月,全為條石構成。池內種有荷花,亭亭如蓋,生趣盎然。與泮池相映生輝的欞星門,亦為青石結構,上鐫麒麟獅象,跳躍奔突,栩栩如生。然后是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圣殿(后殿),層層遞進,深邃曲折。大成門并排三扇,高達丈余,氣勢雄偉,東西并列鄉賢、中宦兩祠,進入大成門,整個成殿便映入眼簾,頓覺滿目生輝。 寧遠古城西廓有一群巍峨的宮殿式建筑,紅墻黃瓦,金碧輝煌,十分顯目,它就是名聞遐邇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疑山風景名勝區重要人文景觀——寧遠文廟。寧遠文廟,原建在距寧遠縣的城東11公里的泠道縣故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縣城易名遷址,隨縣城遷建于今地,又名學宮,是祀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堂,又是古代社會官辦的學堂,它是廟學合一的教育機構,是傳播儒文化的神圣殿堂。寧遠文廟坐北朝南,東西寬60.2米,南北長170.8米。占地10282平方米。建筑物采用中軸線對稱式布局,中軸線上自南至北建筑分別為照壁、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兩側對稱式排列著登圣 廟內壁畫(19張)坊、步賢坊、騰蛟門、起鳳門、鄉賢祠、名宦祠、東西廡、尊經閣、明倫堂建筑。大成門及鄉賢、名宦兩祠建筑相連形成一道東西屏障,將文廟分隔成前園與后院兩進院落,園中池映風荷,綠樹扶蔭,欞星門石坊峙立,一派中國園林景色;院內建筑,曲廊環回將東西廡、大成殿、尊經閣、明倫堂、崇圣祠連接在一起,為典型的中國四合院式建筑風格。中國石雕是寧遠文廟建筑裝飾的特色,它不僅擁有全國古建筑中唯一的龍鳳石柱群石雕,還有月臺圍欄石雕、丹陛石雕、欞星門石坊石雕,及三對立獅石雕,這些石雕的工藝手法囊括了高浮雕、鏤孔、淺浮雕、線刻等,工藝精湛,造型生動,線條柔和。壯觀的石雕與朱梁黃瓦的宮殿式建筑相映生輝,吸引了無數來九疑山旅游的客人,為之驚嘆。
|
|
景區榮譽:尚未評定景區 世界文化遺產
主要特點:寧遠文廟以精美的石雕著稱,灰色大理石蟠龍舞鳳石雕柱采用高浮雕鏤空工藝,為全國古建筑中所僅有的,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門票:元/人, 詳細.. |
|
|
湖南寧遠縣文廟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 |
 |
投訴電話: |
湖南寧遠縣文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