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頭旅游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城西20公里處的騰格里沙漠南緣,黃河北岸,距中衛縣城西二十二公里,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處景觀獨特的游覽區。
乾隆年間,因在河岸邊形成一個寬2000米、高約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頭,訛音沙坡頭。百米沙坡,傾斜60度,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人從沙坡向下滑時,沙坡內便發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 猶如金鐘長鳴,悠揚宏亮,故得“沙坡鳴鐘”之譽,是中國四大響沙之一。古志記載的中衛“八景”中,沙坡頭占有“沙坡鳴鐘”、“白馬拉韁”、“炭山夜照”等三景。新“八景”中又新增了“沙海日出”、“鐵龍越沙”等景觀。
沙坡頭是以治沙成果而聞名,包蘭鐵路在中衛境內六次穿越沙漠,其中以沙坡頭坡度最大,風沙最猛烈,為了保證鐵路暢通,避免路軌被沙埋住,從50年代起,在鐵路兩側營造防風固沙工程并取得了成功,鐵路兩側巨網般的草方格里長滿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起了綠色的波浪,包蘭鐵路沙漠段幾十年來安然無恙。這一治沙成果引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關注,不少外國治沙專家慕名前來考察。
沙坡頭旅游區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體,既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豐厚,被旅游界專家譽為世界壟斷性旅游資源。沙坡頭游覽區主要旅游景觀有滑沙、黃河第一漂、沙海沖浪、方格鎖龍、天下黃河第一索等。
沙坡頭旅游區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是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豐碩的治沙成果于1994年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單位”的光榮稱號,被世人稱為“沙都”,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04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十個最好玩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