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觀壩風景區位于三峽大壩下游南岸海拔690米的九龍灣山腰,距三峽大壩約1公里,是一個以全天候觀壩為主要功能,全面展示三峽大壩功能、三峽工程淵源和大禹治水文化的風景區。
三峽觀壩風景區海拔690m,九座蒼翠山嶺呈波浪狀擺開,形成九條蜿蜓下垂的綠色山脊奔向江邊,宛如九龍臨江,九龍灣由此得名。三峽觀壩旅游區是中觀大壩,欣賞高峽、平湖、壩區街景全貌的最佳位置。
風景區集治水工程之大觀,建有“江南第四樓”——禹王閣、集景式觀壩廊道、黃牛神鐘、聽濤軒、農家樂等項目。風景區內的觀壩平臺,是面對三峽大壩視線最清晰、視角最全面的最佳觀景點。立身此處,只見悠悠白云橫亙無際,莽莽山脊龍騰蛇舞,觀光游船在長江上往來穿梭。
風景區內峰谷間溫差近7度,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有“三峽第一巖”和“一江萬里獨當險、三峽千峰無此奇”的美譽。立身此處,只見悠悠白云橫亙無際,莽莽山脊龍騰蛇舞,觀光游船在長江上往返穿梭。長達3000多米的三峽大壩,猶如一座橫跨長江的“水上長城”,高峽、平湖、大壩盡收眼底,一覽無余,將大壩雄姿完整無余地展示在眼前。特別是華燈璀璨之夜,巍巍大壩在七彩霓虹的映襯下,猶如巨型冰雕立于大江之上,于九龍之巔欣賞燈火三峽、夜景大壩,更如天上人間。
領略大壩雄姿之際,游人還可觀賞大型《新老三峽風貌對比》圖片展和《三峽工程背后的故事》紀錄片,懷想三峽的過去,了解三峽工程的歷史淵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