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屏山村景區(qū)簡介
|
地處黃山市黟縣縣城東北約4公里的屏風山和吉陽山的山麓。吉陽溪九曲十彎,穿村而過,兩岸石磅不時飛來村婦浣洗的錘聲,蓄水石磅白花飛濺;青磚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鋪的商鋪夾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橋橫跨溪上,構成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特有的風韻。 ? ? 屏山,這個千年古村,她的名稱由來是村北有座狀如屏風的高山。清朝詩人余逢辰在游屏山時寫下詩句:“青山列畫屏,雨余翠欲滴。秋葉更春花,紛披似錦織。”的確,屏風山就是一列四時皆麗的錦屏,襯托著建有無數(shù)徽派古民居的屏山村落。屏風山是黃山的一脈,西與石鼓山相連于風來嶺,此為黟縣通住池寧的必經(jīng)大道;東與一聯(lián)青山相接于弓家?guī)X,此為屏山村通往黟北宏村的大路。此聯(lián)青山縱貫于屏山村東,有不少景色各異的山峰。其北端是困睡尖,峰形恰如側首欲睡的老人。迤南為三姑山,三峰并峙,傳為三仙女所化,不少詩人多有吟詠。明朝舒祥在《三峰削玉》中寫道:“卓卓三峰落碧天,夜深常見斗星連。春風長養(yǎng)瓊崖筍,夏雨沽濡玉井蓮。”寫的就是三姑山的日夜景色和春夏物產(chǎn)。再迤南就是端凝渾厚的吉陽山,清代另一詩人朱霈在《游吉陽山》中寫道:“樹密日還少,苔綠徑不分。深沒巖下水,迸出洞中云。”詩中的石巖指的就是吉陽山腰的大方石,終年流水,遠觀光亮如鏡。再南經(jīng)東山即至黟漁大道峽口石山。 ?? ??? 就在屏風山與這聯(lián)青山之間的弓家?guī)X,流出一條小溪,清澈見底,經(jīng)屏山村于古溪處匯入自黟城南來的漳水。此溪因位于吉陽山麓,故名吉陽溪,亦稱吉水,為新安江源頭之一。吉陽溪流過村中,兩岸粉墻黛瓦,民居幢幢,三里十橋,方便交通。我曾寫詩道:“吉山吉水吉陽村,神化三峰對吉門。石板橋頭無寂寞,明燈天樂伴黃昏。”寫的就吉陽溪今日的風貌。此溪流至村南,筑壩掘渠,引水灌溉田畝,并在與朱村接壤處,開鑿月湖,水面約五十余畝,湖泥堆成湖塍,上植松柏桃柳,湖中波光粼粼,與紅廟構成一景,是為屏山村水口,因地處長寧里,并含長久安寧之意,取名長寧湖。 |
|
景區(qū)榮譽:尚未評定景區(qū)
主要特點:
旅游提示: 詳細..
景區(qū)門票:元/人, 詳細.. |
|
|
屏山村風光圖片
|
管理電話: |
 |
投訴電話: |
屏山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