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博物館是建立在兵馬俑坑原址上的遺址性博物館,位于西安市臨潼區東7.5公里的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是我國最雄偉的古代地下軍事博物館。
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它的聲名早已揚名海外,成為了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
秦兵馬俑遺址博物館于1975年籌建,1979年10月1日落成開放。館區以一號、二號兵馬俑、三號兵馬俑坑遺址、遺物為主體,向人們展示豐富多彩的兵馬俑坑發掘現場和坑內出土的高大的秦兵馬俑群。同時展出的還有秦始皇陵封土堆西側出土的銅車馬以及陵園范圍內出土的各類珍貴文物。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顯著特征,是它把考古發掘、展示及文化遺存的保護等項任務融為一體。邊發掘、邊開放,把考古發掘現場變為文化遺存的展示的場所。目前,一號兵馬俑坑已發掘了三分之一,三號兵馬俑坑已全部發掘,二號兵馬俑坑正在發掘。三個俑坑內現已出土陶俑、陶馬2000余件,各種青銅兵器40000余件,還有大量的各類遺跡。兵馬俑的種類很多,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俑的形象各異,千姿百態,是古代東方藝術的一顆瑯瑯的明珠。把兵馬俑的考古發掘現場無保留地全部展現給觀眾,深受人們的歡迎。觀眾在這里可以看到兵馬俑的原始風貌,如兵馬俑出土的原狀、俑坑的形制、結構和俑坑倒塌破壞的情況等。有些跡象只有在考古發掘現場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馬俑坑時工人留下的腳印、挖土時留下 的工具痕、向俑坑內運送陶俑、陶馬時留下的車轍印痕、盜掘者挖的盜洞等。考古發掘現場是各種古文化信息的綜合載體,包涵的信息量大,并具有直觀性和真實性。使觀眾對兵馬俑可以獲得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另外,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不斷會有新的遺跡、遺物發現。人們每次到兵馬俑博物館參觀,都會看到新的內容,有新的收獲,具有經久不衰的誘人魅力。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偉,館區占地面積20余公頃,展覽建筑的總面積達42000余平方米。各種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雅、舒適。泱泱秦兵馬俑雄偉、壯觀,它不僅是國人的驕傲、世界的遺產,更該是中華民族千年歷史的化身、世界歷史永世銘記的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