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洞位于廣德縣東北35公里處,正當蘇浙皖三省交界地。太極洞古名頗多,或稱太極真境,或稱廣德埋藏,或稱長樂洞。太極洞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遠在兩漢時即已成為旅游勝地。宋明時聲名益著,被視為人間奇景。在明代馮夢龍就把“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為天下四絕。
太極洞內總面積14萬平方米,洞深5400米,為華東地區最大喀斯特溶洞,具有“壯觀、險峻、奇麗、神秘”景觀特色,置身其中仿佛來到人間仙境,天上迷宮。太極洞為石灰巖溶洞,長5.4公里,由上洞、下洞、水洞、天洞組成。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構成一個險峻壯觀、神奇絢麗的大洞天。
太極洞現已開放19個大廳,160多個景點,其中最著名者為“十大景觀”。所謂十大景觀,即:太上老君、滴水穿石、槐蔭古樹、仙舟覆掛、雙塔凌霄、金龍盤柱、洞中黃山、萬象攬勝、太極壁畫、壺天極目。它們大都以“物象”命名,睹名即可知其形。只不過有的以“單象”命名,有的以“群象”命名而已。如“太上老君”似白發蒼蒼,合掌誦經的老人;“槐蔭古樹”似樹干挺拔、枝葉繁茂的古樹;“仙舟覆掛”似底面朝上、高懸半空的小舟;“雙塔凌霄”似上下倒置、基座入云的古塔;“金龍盤柱”似祥云繚繞、長龍纏裹的玉柱;“洞中黃山”似雄偉峻峭、秀麗奇幻的黃山。以上“六奇”即以“單象”命名。“萬象攬勝”為太極洞最大廳“萬象宮”的奇景,其景物薈萃,氣象萬千。“太極壁畫”為太極洞回廊兩側石壁上的奇景,它像眾仙聚會、雄師出征、沙場交兵、困獸爭斗等。“壺天極目”為太極洞“壺天宮”鐘乳石的奇景,其吊頂懸空,姿態萬千。以上“三奇”即以“群象”命名。只有“滴水穿石”例外,其名揭示了兔形石上小孔的成因,是以“成因”命名。
太極洞外景物優美,古跡眾多。景物有綿延起伏的山巒,野趣橫生的竹海,雞鳴狗吠的村舍等。古跡有東漢劉秀避難的“臥龍橋”,三國呂蒙發令的“將軍臺”,北宋范仲淹滌硯的“滌硯池”,南宋岳飛明志的“劍峽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