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滿海內外的瑤琳仙境,是“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浙江省十 大旅游勝地”之一。2002年躋入國家AAAA極風景旅游景區行列。據清朝乾隆《桐廬縣志》載:"瑤琳洞,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闊二丈許,梯級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狀若云霞錦綺;泉有八音聲若多鼓琴笙;人語犬聲,可驚可怪。蓋神仙游集之所也……"。
據清朝乾隆《桐廬縣志》載:"瑤琳洞,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闊二丈許,梯級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狀若云霞錦綺;泉有八音聲若多鼓琴笙;人語犬聲,可驚可怪。蓋神仙游集之所也……"。
在離現洞口二十米左右的老洞口上,鐫有"瑤琳仙境"四個大字。右邊石崖上還留有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桐廬知縣楊葆彝的題刻,在三洞廳石壁上,留有"隋開皇十八"、"唐貞觀十七年"等字跡。因年代久遠,已被一層透明的碳酸鈣結晶覆蓋著,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還有一處被膠結的大炭層,據有關專家用同位素檢驗、分析,證實這是二千九百多年前西周時期古人用火的遺燼。此外,還發現了散落于各洞廳間的東漢印紋陶片,五代、北宋的古錢,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等。其中有一面銅鏡,刻有桐廬籍詩人徐舫的字號"方舟"兩字。
瑤琳仙境自開放以來,以其"幽、深、奇、秀"的瑰麗景觀和優美的生態環境,贏得了中外游客的熱烈贊賞。1982年,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厥文游瑤琳仙境時欣然題詞:"瑤琳洞曲折有致,為全國諸洞冠。名謂仙境,信不誣也。"
本著"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和"洞內是仙境、洞外是花園"的建設方針。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現已形成洞內、洞外全面綠化、設施文明的景區。景區面積達48萬平方米,林木覆蓋率達95%以上。在1983年中國第三屆溶洞會議上,瑤琳仙境以"洞穴景觀好、科學保護好、開發利用好"的"三好"標準,被評為"科學建洞的典范"。2000年世界旅游洞穴會議首次移師到亞洲并在瑤琳仙境召開,瑤琳仙境進入世界著名洞穴之列,幜障删吃谑澜缏糜稳芏吹拇蠹彝ブ,也一定會大放異彩。
瑤琳仙境是個石灰巖大溶洞,共分七個洞廳,總面積28000平方米。全長2 里,游程1640米。七個洞廳又可分為2部分,前面四個洞廳為第一部分。是天然的溶洞景觀;后三個洞廳是第二部分,是人工利用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建成的"神仙世界"游樂宮。
仙境從它"奇、秀、深、雄"的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冠;并列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