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音故里旅游區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境內,依托廣德、靈泉得天獨厚的觀音文化元素以及遂寧民間厚重的觀音文化底蘊,是遂寧觀音民俗文化觀光旅游的有效載體。
中國觀音故里旅游區主要包括廣德和靈泉兩大風景區,兩大景區融會貫通,共同組成了在全國范圍內不可復制的觀音文化主題旅游景區,并作為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進行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規劃面積15.77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3.6平方公里。“觀音菩薩三姊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在遂寧民間,這樣的傳說廣為流傳,遂寧也由此成為觀音菩薩的發祥地而享譽海內外。分列遂寧城區東西兩側山頭的靈泉寺、廣德寺是觀音源出于遂寧的明證,兩座寺廟也成為善良的人們頂禮膜拜的主要場所。
景區內三朝敕封的皇家觀音道場廣德寺,歷來屬皇家寺院,高僧輩出,遐邇聞名。特別是因唐、宋、明朝11次敕封,聲名大振,明代主領川、黔、滇300余山,被尊為“西來第一禪林”。寺中的宋、明兩枚玉印、九龍碑、圣旨坊、緬甸玉佛、善濟塔為“廣德五寶”,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廣德寺規模宏大,建筑精美,2萬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盛唐風格寺廟建筑群,更彰顯出這里的王者氣度。
中國最早的民間觀音道場靈泉寺,因絕頂有泉,不溢不涸,故名靈泉。素以山幽、廟美、泉甘、柏奇等獨特風韻,受到游客青睞。蘇東坡曾為它賦詩“七泉”一首。林則徐曾贈“香林德水”匾額懸于觀音殿,流芳于世;寺廟建筑別具一格,分上下廟兩組,三山環抱,如坐椅中,由麓及頂,依山而建;環境清幽,移步換景,亭臺樓閣散落在蒼松翠柏之中,唯見飛檐斗拱躍然其上。
廣德寺、靈泉寺作為觀音的道場,千余年間,來此游山進香的信眾、游客絡繹不絕。每年3次民間自發組織,全國罕見的觀音香會節,吸引周邊數省六七十個縣和部分東南亞國家近100萬人來朝山進香,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成為川中地區重要的民俗文化遺產和景區最重要的一道人文景觀。
中國觀音故里兩大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的主題景區,將現代旅游中的游、購、娛等諸多元素兼容并包,體現了“厚重、大氣、生態、文化”的特色,形成了一個游人心向往之的佛教勝地。2006年,廣德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中國觀音故里旅游區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