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髻巖旅游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境內,集山水風光旅游與宗教朝圣于一體,以其豐富的歷史勝跡、綺麗的山光水色和迷人的民間傳說而馳名遠近,成為人們向往的旅游勝地。
烏髻巖又名“靈應巖”,在錦斗鎮的飛鳳山凹,因山后一烏石形似古代美女發髻而得名。“蒼松翠竹琪花瑞草無雙地,秀水嵐山幽谷甘泉別有天。”這是古代詩人游歷烏髻巖時留下的墨寶,也是烏髻巖旖旎風光的真實寫照。烏髻巖是泉南佛國獨具特色的著名古剎,又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級對外開放宗教活動場所。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烏髻巖寺始建唐代開元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閩南佛國獨具特色的千年古剎。在烏髻巖懸山式大雄寶殿里,供奉著一尊深受尊崇的黑臉觀音---烏髻觀音,海內外多處供奉的烏髻觀音均源于此。清乾隆52年《永春州志》記載:烏髻山勢著文筆,林木薈蔚,望之如云鬟。歷代名人雅士曾相繼徑游,宋代進士王胄、大理學家朱熹,明代名相李九我等都曾于此留下珍墨、錦章,巖中主祀烏髻觀音,佛號顯化大士,被敬為吉祥女神,馳譽八閩,蜚聲海外。
烏髻巖風景區山水殊勝、景觀幽絕,大致分為烏髻宗教文化、烏髻溪戲水、怡情屏休閑、情人谷度假、望仙坪探險等五大旅游景區,擁有烏髻慈航、彌勒迎賓、紫竹甘霖、村姑皈道、樟波倩影、倚云覽勝、鳳旦衍祥、蓮池清趣、神龜護溘、曲徑雙檀、天風來瑞、滴水瓊珠、薜蘿證果、桃坪春曉、天梯勵志、猴燈釀慧、仙醪益壽、云海望山等18勝景。以烏髻觀音圣跡為主線的十八個景點,實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結合,現實與神話的融匯。
烏髻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和諧結合,現實與神話完美交融,展示著烏髻巖獨特的魅力與風采,榮膺泉州市“文物保護先進集體”稱號,成為國家AAA級旅游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