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蓋山生態旅游區位于福建省泉州石獅市境內,是石獅境內最大的公園, 寶蓋山頂造于南宋巍然聳立的姑嫂塔是石獅重要的文物古跡。
寶蓋山凌霄獨立,周圍沒有其它山峰為鄰,又叫“大孤山”,在石獅市東十里許永寧鎮境內,距石獅市中心約5公里,最高海拔210.2米。明朝一位著名的詩人黃克晦在一首詩中這么說“亂嶂江邊出,大孤山最孤”。
寶蓋山絕頂有石塔,曰關鎖塔,俗稱姑嫂塔,“宏壯突兀,出于云表,商船以為抵岸之標”(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麓有虎寺,原名真武宮,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年間(六百二十七年六百四十九年)明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年)改今名,佛道并祀。亂嶂,如屏障之群峰。鮫宮,蛟龍所居之地,此處當指虎寺,浮圖,也作浮屠,佛教名詞,梵文音譯,有人稱佛教徒為浮屠氏,佛經為浮屠經。也有把佛塔的音譯“堵波”誤譯為浮圖,因稱佛塔為浮圖的,此當指姑嫂塔。
寶蓋山生態文化公園是石獅市投資5000萬元籌建,公園占地面積將達6平方公里,把整座寶蓋山都涵蓋在內,公園以宗教文化藝術及展現石獅地方風情為主題,以姑嫂塔、虎岫寺、朝天寺為中心形成景區,雙髻山、云墩水庫、龍穴水庫、吳圓水庫、青年水庫等為據點,并結合地形特點進行分區規劃,通過游覽路線形成一個整體。
寶蓋山是石獅的第一高峰,望孤峰突兀,狀如覆蓋地面的一只鐵鍋,山上無土、無泉,草木稀疏,巖石裸露。由于幾萬年以前,這里還處在海中,如今海水侵蝕留下的巖層和洞穴,處處可見。姑嫂塔就矗立在山的頂端,是一座樓閣式花崗巖石塔,外觀五層,實為四層,高21.65米,十分雄偉。門亭兩旁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勝地有緣方可進,名山無福不能游!彼䞍炔凰欧钇兴_,只伺奉姑嫂,塔的底層有一神龕,神龕正中的雕像就是姑嫂二人。
寶蓋山生態文化公園除了寶蓋山頂上有造于南宋巍然聳立的姑嫂塔,另外還有緣起唐代幽雅奇幻的虎岫寺,建于明朝宏偉壯觀的城隍廟,及近年興建精巧別致的朝天寺。登上寶蓋山,石獅如詩的畫卷便鋪展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