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風景區位于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境內,是繼廣東丹霞山,福建武夷山之后又一個新發現的大面積丹霞地貌景區之一,是中國丹霞地貌景區中豐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優美的景區之一;其資源――新寧盆地是中國丹霞地貌景區在地質歷史上升降差異運動幅度最大、最強烈的紅盆之一,被稱為“中國丹霞之魂”。
據地質資料記載,約四億年前,崀山與整個湖南是一片汪洋。隨著“廣西造山運動”將它從深海中托出水面,形成陸地。爾后歷經數十次地殼運動,崀山時生時滅,最后,在距今約兩億年前,崀山終于現形,一片獨特的丹霞山峰呈現世間。崀山地質遺跡景觀具有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特征,區內丹霞地貌類型發育齊全,規模宏大,計有楔狀、塊狀、墻狀、線狀(一線天)、柱狀、拱狀等。各類型地貌空間排列,嚴格遵循構造線方向分布,此起彼伏、錯落有致。在國內同類地貌中,崀山丹霞地貌的結構與特征的典型性及稀有性是無與倫比的,國際上也十分罕見。
崀山丹霞地貌地質遺跡相對密集,達到大型地質公園的標準。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類異型、各具情態。跌宕起伏動感強,一景多姿、移步換形,形色氣質和諧協調。青山、綠水、紅崖交相輝映,如天下第一巷之高和長,八角寨之雄,亞洲第一橋跨度之寬,蠟燭峰之峭,紅華赤壁之絕,將軍石之俊,駱駝峰之險等在同類地貌中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瑰奇險秀的美景觀賞價值。
崀山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和表象保存得系統而完整,可與丹霞地貌的標準地——丹霞山相媲美,并具丹霞——巖溶混合特殊地貌類型,單就天一巷景區而言,在150米距離內,由西向東就出露有相互平行的四條石巷,其中天下第一巷長239米,寬0.33-0.8米,高80-120米,可謂世界絕景。崀山風景還兼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與丹霞地貌相輔相成,互相襯托。喀斯特地貌有的特點,崀山也具備。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很富有研究價值。
崀山景區總面積180平方公里,景區呈條狀,分布著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景觀內涵豐富,景點多樣,不僅有遠景,也有近景。崀山著名的景觀有氣勢磅礴、亞洲之最的“天生橋”、神形兼備的“將軍石”和“駱駝峰”、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巷”、地造天設、龍騰虎躍的“鯨魚鬧海”,堪稱天下奇觀。扶夷江景色秀麗,山水并美,很有特點,有小三峽之稱。景區內地質結構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齊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國內風景區中獨樹一幟,氣候宜人、不冷不熱、很適合度假、療養。除了多奇山怪石外,植被發育、保護良好,植物種類齊全、且多珍禽異獸。景區人文景觀頗多,出土文物豐富,有史前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文物,有唐代的古窯和陶器,也有革命運動的遺跡。
崀山丹霞地貌區,造型多姿多彩,瑰奇險秀,是一座罕見的大型“丹霞地貌博物館”,是大自然奉獻給人類的自然資源瑰寶。2001年10月,崀山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2002年5月,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目前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與世界地質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