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太蓬山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境內,位居營山十景之首,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四川旅游景點、風景名勝地和森林植物保護園。
? 太蓬山古稱綏山,因山狀若海中蓬萊而得名,“何處飛來海上山,兩蓬高峙白云間”,曾為川北佛教圣地,海拔731米,幅員面積約2500畝,素有“蜀北名山”之興譽,“太蓬仙跡”之稱。旅游區內有大太蓬和小太蓬,共三個游覽區、60多個景點。山中有巖,巖上有洞,巖壁上還有造像、碑記、佛教經典、詩詞、游記等石刻群,山上遺有古剎五座和數以百計的摩崖石刻造像,與古剎和題龕造像相輝映的有飛仙橋、朝陽洞等34處勝跡。
太蓬山旅游區群山環繞、風景秀麗,綿延十二峰,崖高數百丈。溪壑奇秀,兩蓬對峙,松木秀茂,濃蔭蔽日,幽蘭黃花,香滿山谷,形似海中蓬萊,狀若“蓬壺”飛渡。區內以朝陽洞、透明巖和天子讀書臺最為有名。透明巖,孔穴相連,故又稱“穿巖洞”,又因隋代爾朱真人在此棲身,修道煉丹,又謂“棲身巖”。秀士巖,乃李特微時讀書處,俗名“天子讀書臺”,巖下有石床、石桌凳,環境悠然。經透明巖向東行,傳說是12真人成仙之處。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昭宗年間,即建有“太蓬寺”三重大殿,氣勢宏偉大,香火鼎盛。透明巖以西數里,有一舍猁塔,為太蓬寺方丈慧性智公墓地,建于清咸豐四年,七級六方的石塔上刻有27幅浮雕,有手持吉祥果的沙彌,有打“蓮花落”的藝人,有飛禽走獸,千姿百態,引人入勝。太蓬山還現存唐至民國石刻題記39處,還留下了老子李耳云游太蓬的美麗傳說、楊貴妃馬嵬還魂終老太蓬碑刻明鑒的千古之謎、川陜革命根據地蘇維埃政權遺址等。
太蓬山山勢奇特,峰巒迭異,風景秀麗,洞府迭出,一年四季,云繚霧繞,極目遠眺,太蓬十二峰歷歷在目。旅游區以營造“蜀中旅游名山”為目標,著力打造生態佛教旅游,使沉睡多年的太蓬山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形成貴妃文化圈雛形,成為集佛教文化、貴妃文化、生態文化于一體的風景名勝旅游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