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巖景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境內,距縣城17公里,為盛夏避暑勝地,有“廣寒洞天”之稱,俗稱“一片瓦”。
方廣巖在永泰城東葛嶺山腰,為一座天然巖洞,海拔300余米,為中生代白紀石帽山群火山巖組成的基巖,由于斷層峭壁分化崩裂,在層巒疊嶂、林蔭蔽日之中,巖體形如片瓦,凌空舒展,覆蓋成一個高約20米,深約30米,寬約50米的天然洞穴。方廣巖頂部有一股清泉由右側隨風飄灑而下,象珠簾一樣懸掛在洞口,構成“水簾觀瀑”的勝景。“一片瓦”底部懸掛著數十個鐘乳石,形成獨特的巖景,主要有蛟龍入水、猛虎出山、鯉魚騰躍、巨牛練角、黃鶴凌空、百鳥朝鳳、猿猴探首等,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洞中建有方廣寺,那有大雄寶殿、脫凡樓、觀音樓、天泉閣、生活廚房等五座樓閣,還有尚有許多客廳、樓道、臺階等通行空間。方廣寺始建宋建 隆二年,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重修佛寺,萬歷十九年(1591年)增建天泉閣5間。寺院以佛經第十部類“方廣”名之。既體現方廣洞天福地的自然面貌,又符合佛教圣地命名規則,歷經千百年被保存下來。方廣寺錯落其中,巧妙實現立體空間構圖布局。因借助洞頂廣大巖壁俗稱“一片瓦”避風雨,無需再添蓋寺頂瓦片,建筑用百余根杉木縱橫交錯地支架于懸崖峭壁前沿,背依千仞巉巖,面臨百丈深谷,構成“空中樓閣”式建筑物,別致奇特,耐人觀瞻。
方廣巖旅游區有玉泉洞、瑞松塢、鐘聲石、聽泉石、瀑布泉、龍樹巖、靈羊谷、龍尾泉、望仙臺、清音洞等10處勝景,其中玉泉洞是方廣巖的天然門戶,兩石相依,上合下開,左刻“天關”,右刻“吞門(俗稱天門)”,別有氣勢。旁邊還有宋、明、清的摩崖題刻“天關”、“石門”、“方廣洞天”、“閩山福地”等,行筆蒼勁雄渾。
方廣巖旅游區以桃花洲為中心突出三島水域沙洲叢林特征,以方廣洞、風動石一線布局以奇洞,險巖、怪石、古松、古跡為特色,為一個宗教朝圣精品旅游區。
 
  |